目前我國集成電路設計和封測發展的較快,部分關鍵技術已經突破,因此,集成電路制造是制約我國集成電路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我國集成電路制造行業主要企業包括中芯國際和士蘭微,兩家企業在集成電路制造行業的布局歷程如下:
2、集成電路制造主要技術分析:
——技術布局:中芯國際更勝一籌
從集成電路生產技術來看,中芯國際旗下擁有300mm和200mm晶圓廠,以及0.15微米-14納米不同節點的晶圓代工服務;士蘭微主要以8英寸芯片生產線為主,2020年12英寸生產線開始試產。
——集成電路產銷量:產銷中芯國際均領先
從集成電路產量來看,2020年,中芯國際產量為565.99萬片,較士蘭微的294.67萬片多271.32萬片;2020年,中芯國際集成電路銷量為569.86萬片,較士蘭微的294.67萬片多275.19萬片。整體來看,中芯國際在集成電路生產和銷售方面均領先于士蘭微。
——公司集成電路經營狀況對比:中芯國際更勝一籌
從集成電路業務收入來看,2020年中芯國際集成電路
制造業務營業收入實現239.89億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87.32%;2020年,士蘭微集成電路
制造業務營業收入實現14.20億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33.17%。綜合來看,中芯國際的集成電路業務不管從營業收入還是占公司總營業收入比重來看都更勝一籌。
注:由于中芯國際未披露2020年之前集成電路業務營業收入,因此,此處僅有2020年數據進行分析
3、公司經營狀況對比:中芯國際整體經營狀況更好
從公司經營狀況來看,從2016-2020年,中芯國際的營業收入均高于士蘭微。2020年,中芯國際實現營業收入57.91億元,較士蘭微高15.10億元。從企業毛利率來看,2016-2020年,兩家公司的毛利率均呈波動變化趨勢。2020年,中芯國際毛利率為25.81%,較士蘭微高3.31個百分點。
注:中芯國際財報披露營業收入為美元,前瞻根據匯率6.40測算得出以上數據。
4、前瞻觀點:中芯國際是中國集成電路制造行業的老大
在集成電路制造行業中,企業的技術布局、集成電路產銷量,集成電路業務營業收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的實力,而企業的業績能夠反映公司的經營狀況。基于前文分析,前瞻認為,中芯國際在技術布局和集成電路產銷以及集成電路業務營收方面占有優勢,是中國集成電路制造行業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