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成趨勢。我國南方省份許多龍頭企業,坐擁運營商健全的云網基礎設施,更容易推動數字化轉型,而在環境艱苦的西北地區,企業可能面臨更多挑戰。但我們了解到,中國西北的“塞上江南”寧夏,正在積極引入工業互聯網、5G、云計算等。
近日,在寧夏吳忠、銀川,筆者參觀了吳忠儀表5G+智能制造等項目,發現西北地區,中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之花,不僅在茁壯成長,更是遍地開花。
想必你會好奇,吳忠儀表是如何推進自身數字化轉型,成為中國控制閥領域制造龍頭企業?寧夏影和如何成為全國第一家互聯網醫院?他們為何不約而同地選擇天翼云作為賦能者?筆者將所見所聞分享給大家。
“塞上江南”掀起數字化浪潮
在人們的印象中,寧夏地處西北戈壁灘,在人口、人才和經濟等方面相對東南沿海差距不少,似乎離數字化轉型還很遙遠。但在參觀吳忠儀表以及寧夏影和后,筆者發現,在中國電信等企業支持下,塞上江南數字化進程同樣快速。
以吳忠儀表為例,該企業位于銀川百公里外的吳忠市,是我國流程工業、自動化控制中控制閥行業的龍頭企業,已擁有60年的發展歷程。這里生產的控制閥,廣泛應用在大型石油、煤氣管道。
面對數字化轉型浪潮,吳忠儀表管理層提出,不應錯過自動化、信息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智能制造升級契機。
所以,為響應國家加快推動“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吳忠儀表打造了5G+智能制造項目。該項目是吳忠儀表數字化工廠項目的延續,通過5G技術的工業化試點應用,提升企業智能制造應用深度和廣度。
筆者在現場看到,吳忠儀表的工廠生產有四大亮點。
第一機床聯網,100多臺數控設備全部聯網,將主要數控機床、自動產線、自動倉儲等設備整合到調度中心,可實現設備狀態全天24小時不間斷在線監控,空閑、報警、運行、關機信息精準可視。
第二智能倉儲物流配餐,吳忠儀表的立體倉庫、自動化配餐線、懸掛輸送線、5G無人搬運車(AGV),在“智能倉儲物流管理系統”統一管理下,實現了零部件出入庫、整機成套配餐、涂色噴漆和附件連接等關鍵物流過程自動化。
第三遠程監造,吳忠儀表自主研發的遠程監造APP,猶如外賣APP,能夠按制造方合同編號,讓客戶通過在線視頻,監督訂單執行進度和生產質量,還可支持交工資料預覽和下載。筆者在廠房看到多個聯網的攝像頭。其中一些攝像頭,可以讓客戶用手機遠程查看自己的產品生產進度。
第四協同制造,吳忠儀表還通過互聯網向“產業鏈企業”,及時提供制造任務、設計圖紙、制造工藝等信息,并向這些企業免費提供硬件、軟件、網絡和技術服務,按照項目計劃有序協同、同步工作,保障零部件按期加工、整機按期成套、合同按需交付。
據吳忠儀表CIO郭偉介紹,該工廠并非單純組裝,而是實現單件小批定制,其70%產品是先經過設計再到工廠,工廠根據設計制造配件再組裝。這種方式就是工業4.0,順應制造模式發展趨勢,以市場不同需求來拉動生產制造,而不是將設計好的通用產品銷售給不同用戶。
那么上述數字化措施效果如何?據工作人員介紹,以前制造效率低,一個工廠月生產只有1000多個控制閥產品,現在有了5G、云計算等數字技術加持,一個月能生產12000多個產品。而且,產品質量還更好,市場競爭強,用人工更少,效率更高。
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是,吳忠儀表的智能倉儲物流配餐(立體倉庫+AGV+餐車),實現倉儲物流配餐的融合,實現移動終端操控,人員配置更精簡,業務執行更自動,上賬下賬更快捷,物流配送更高效,提升工廠物料管控和供給能力。
很明顯,5G、云等技術,大大提升了吳忠儀表的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倉儲運輸、運維服務等各環節能力。基于已有的成績,過去一年,吳忠儀表吸引了大量各地政府機構、制造企業、運營商等代表前來調研“取經”。
看完了制造業,我們再看看醫療領域。筆者來到寧夏影和,這座全國第一家互聯網醫院重構了醫院的概念。其影像中心以全新的影像解決方案,賦能臨床,實現分級診療。值得注意的是,影像中心借助數字化能力,可為中小醫院提供遠程診斷、遠程會診等醫療服務。
筆者在此次寧夏行中發現,吳忠儀表、寧夏影和早已不是傳統企業,而是通過應用5G、AI、云技術,成為現代化智慧工廠及智能醫院,能滿足市場定制、個性化需求。而且,據了解,吳忠儀表只是寧夏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水平發展的一部分。
5G與云如何助力吳忠儀表?
筆者在參觀后,更好奇云與5G等是如何推進這些智慧場景落地的。經過分析發現,吳忠儀表對數字化可謂“內外兼修”。
在內修方面,吳忠儀表本身對數字化有著迫切需求,所以大力發展。談及原因,吳忠儀表CIO郭偉介紹到,因為吳忠儀表產品的特殊性(包括設計、制造、組裝等),需要強大的算力、CPU、存儲設備支持。
為此,吳忠儀表從1985年起,就組建了自己的信息化團隊,當2015年,中國自動化(吳忠)產業園建設時,吳忠儀表數字化轉型迎來發展契機,并以中國制造2025為導向,工業4.0為目標,建設了基于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及智能化的生產設施及管理系統,直到近年繼續開啟5G+智能制造項目。
在外修方面,吳忠儀表一直選擇最佳的伙伴,打造數字底座,加速數字化轉型速度。比如在數據存儲方面,吳忠儀表系統平均每半小時會自動運算一次,每次以3000臺閥計算,需要計算30萬零件的各類數據,十分考驗企業算力及數據存儲能力。
對此,忠儀儀表選擇了中國電信天翼云的云端CPU、算力,為企業IT能力提供“補強”。從行業來看,云服務廠商很多,吳忠儀表為何要選擇天翼云?
對此,郭偉分享了四大理由。首先,天翼云在寧夏有著過硬口碑。在吳忠儀表選擇天翼云之前,天翼云早已在五年前,為寧夏政府提供政府云服務,展現出良好的云服務設施及云平臺能力。
其次,相比其他云服務廠商,天翼云具有云網一體優勢。對吳忠儀表而言,選擇天翼云就等于選擇了中國電信網絡及云資源池兩種服務?!爸挥性?網才能最終到達終端。”郭偉說。
再次,天翼云擁有更近的資源池節點?!疤煲碓圃谥行l擁有自己的資源池,距離吳忠儀表廠區只有200公里,時延只有5毫秒?!?/SPAN>
眾所周知,現在很多數字化應用要求網絡時延越低越好,但即便是光纖網絡,傳輸距離太長帶來的時延問題,也是無法逾越的鴻溝。目前行業的解決之策便是將資源池拉近。比如邊緣計算就是采取這種策略。
據悉,中國電信天翼云提出的“2+4+31+X”資源池和數據中心布局,以及IaaS核心能力和云網融合資源布局,很好滿足吳忠儀表的需求。
最后,天翼云提供全程服務能力,以及安全保證。對企業而言,自建局域網及數據中心,不僅需要建設大量的網絡設施,還需要雇傭網絡維護人員。選擇天翼云,意味著企業不需要單獨建設網絡及聘請專業維護人員。此外,天翼云的安全防護能力,為企業構建數字世界“護城河”。
在賦能寧夏影和過程中,天翼云也發揮積極作用。比如,在影和互聯網醫院的建設過程中,天翼云持續助力,制定了云部署方案,落地云安全等,助力寧夏影和順利完成系統部署,通過等保三級評測。
觀察:
5G+云活水,正澆灌“塞上江南”數字之花
2021年6月,工信部發布關于印發《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21年工作計劃》的通知,其中明確指出以2021年12月為時間節點,完成打造3-5個5G全連接工廠示范標桿,推動形成典型應用場景;發布“5G+工業互聯網”10大重點行業領域、20大典型應用場景。
吳忠儀表可謂西北地區落實“5G+工業互聯網”國家戰略的一個標志性案例。5G網絡帶來低時延、大帶寬等穩定網絡能力,不僅助力吳忠儀表更好地調用云端AI能力,更助力企業實現數據云端存儲,將工廠實時產生的數據,呈現給用戶,讓用戶能夠足不出戶,就可以對訂單的執行過程了如指掌,打造數字時代“透明工廠”。
筆者還詳細了解了吳忠儀表的云實踐能否支持1到N的規模復制。據介紹,吳忠儀表的5G+云智能制造,已經在推廣。吳忠儀表以公有云為基礎資源,以5G為連接,以工業軟件服務為核心,開展云智能制造模式推廣應用。這些成熟方案,正在助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具體而言,吳忠儀表借助云平臺通過一體化方式,向用戶提供智能制造工業軟件服務。這種一體化模式涵蓋了智能制造系統的規劃設計、培訓、實施、運維和迭代升級,涉及工業軟件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其他企業可以通過流量計費模式,支付使用工業軟件服務的費用,低成本快速實現數字化轉型。
筆者發現,寧夏處于西北地區,氣候干燥,風大沙多,但寧夏發揮一河(黃河)兩山(賀蘭山、六盤山)優勢,高效灌溉,成為塞上江南。寧夏企業數字化轉型之路艱難,需要克服更多困難,而如果引入5G、云等數字技術“活水”,同樣可以“高效灌溉”,讓各行業企業數字之花茁壯成長。
從運營商角度看,如何為制造業打造可靠的5G+工業互聯網,助力“制造業”向“智造業”升級,成為運營商必須肩負的歷史使命。中國電信在積極行動。
記得去年8月28日,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柯瑞文一行專程赴寧夏,與自治區人民政府達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5G網絡在寧夏的規劃建設和示范應用。中國電信天翼云作為唯一一家進入全球IaaS市場前十的電信運營商,肩負起國家的歷史使命,在為包括寧夏在內的全國各地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賦能。
在筆者看來,制造業數字化之路并非一蹴而就,企業需持續發力。如郭偉所說,一方面,智能制造發展是一個迭代的過程,希望云服務商提供大數據分析基礎環節,構建工業模型,使得與企業平臺融合度更高;另一方面,在生態建設上,期望與天翼云等合作伙伴共建工業實驗室,發揮各自的技術積累。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通過本次參觀,結合此前在福建福州等地的參觀,筆者認為,中國更加重視實體經濟的發展,推動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未來可期。(據海峰看科技微信公眾號)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