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于科技創新來說,包括科學儀器在內的各種科技資源,數據顯示,大約1/4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成果,均源于科學儀器及測試方法的創新。
近年來,我國的科學儀器規模不斷擴大、覆蓋領域不斷拓展、技術水平明顯提升,但是使用率不高,大部分儀器設備處于封閉、閑置的狀態。與此同時,面廣量大的科技型小微企業在創新領域非常活躍,卻沒有能力購置、運行、維護大型科學設施和儀器設備。
如何幫助企業解決“兩難”問題,讓“沉睡”的科學儀器“動”起來,讓其在科技創新、產業發展中發揮應有作用,成為當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解決科技型制造企業缺少儀器設備的問題,重慶銅梁探索建立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實驗室,喚醒“沉睡”的科研資源,助力企業降低科研、測試成本,助推產學研無縫對接。
“你好,麻煩幫我對接下儀器設備資源信息采集庫,我們需要對藥品晶體進行檢測分析。”近日,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銅梁工作站工作人員在接到重慶賽維藥業有限公司的檢測需求后,立即在儀器設備資源信息采集庫尋找合適的第三方檢測機構信息,為其開展技術服務。
據了解,重慶銅梁區、合川區、潼南區以及四川省遂寧市四地協同成立了涪江流域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共享平臺,按照“四地協同、共建共享”的總體定位,以需求為導向,以共享為核心,促進跨行業、跨區域的協同創新,積極開展線上與線下服務相結合,為企業提供涵蓋儀器共享、儀器研發、儀器首發、報告溯源、認證培訓等“一站式”服務。
據銅梁區科技局科技資源配置科科長介紹,目前大型儀器共享庫共集聚高校及科研院所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已累計入庫7437臺(套),與6家第三方檢測機構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累計檢測專家上千余名,形成了涵蓋材料學、應用化學、儀器分析等領域1萬余項指標的檢測能力。檢測領域包括電子信息類、新材料新能源類、食品紡織類以及機械
裝備類等,為促進四地企業發展,滿足企業在檢測技術、服務質量、資質認證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全產業、全領域的檢校保障。
科研儀器共享是推動我國科技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各研發機構、學校院所應抓住這一重大機遇,結合“十四五”規劃推動科研儀器設備共享平臺的建設和發展,各部門單位要共同重視、主動參與共享平臺建設運行,有序推進落實儀器設備共享。
同時,加快形成共享管理機制,完善平臺建設,包括制定相應設備共享標準、使用流程和管理規范。做好經費支持保障,落實科研儀器設備共享重點管理單位考核機制,保證各項科研工作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