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軟件被稱為現代產業體系之“魂”,是工業知識、工作經驗和技術訣竅(Know-How)的集大成者。工業軟件在工業企業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控制以及商業模式創新中發揮著核心作用。工業產品的數字設計、驗證和測試,工業
裝備的數字化控制,都離不開工業軟件支撐。因此,對于擁有工業門類最全、全球
制造業規模第一的中國來講,工業軟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然而,作為工業大國,我國工業軟件產業發展卻相對滯后,工業大國與軟件小國的身份極不相符。雖然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工業軟件產品種類已經比較齊全,覆蓋汽車、工程機械、航空航天、高科技電子、家電、國防軍工、石油化工、食品飲料、生物醫藥等多個行業,具備了一定的行業解決方案研發能力和服務支持能力,但與國外工業軟件強國相比,中國工業軟件的發展還存在很大差距。
目前,國外軟件巨頭占據了國內工業軟件從設計、制造至服務的八成以上市場,掌控著仿真設計、分析工具、企業管理和先進控制等工業軟件核心技術。國際主流常用的各領域工業軟件有超過150余款,涵蓋研發設計、生產控制、測試驗證等環節,幾乎都是國外企業提供,且軟件封閉不開源、不開放。
工業軟件正在成為我國由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邁進的主要瓶頸,極易被國外“卡住脖子”。那么,造成這種卡脖子的原因是什么呢?
由于國產工業軟件起步比較晚,缺乏深厚的工業積累,在用戶界面、軟件功能、系統架構和平臺化、開放性等方面與國外大型軟件公司的軟件產品和售后服務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國內大型制造企業習慣于購買和應用國外企業的工業軟件。國內廠商為獲得市場,只能采取低價獲得客戶的策略。然而,這種低價策略并非長久之計,由于國內很多軟件企業盈利不足,導致對產品研發投入不夠,升級迭代緩慢,市場開拓受阻,企業發展受限。此外,工業軟件標準也受制于國外企業,目前國內工業軟件市場的事實標準都是由國外大型制造企業主導,大部分產品開發和應用都需要與對方產品進行互聯,因此只能被動遵守對方產品標準。
要想避免國產工業軟件被“卡脖子”,實現對國外先進工業軟件的追趕和超越,有關專家表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聚焦高端工業軟件核心技術,給予政策資金扶持、集中優勢科研力量開展集中攻關;二是打造國產工業軟件創新生態圈;三是支持國產工業軟件企業發展壯大,幫助拓展工業軟件創新產品應用場景;四是加強人才、金融等要素支持,培養研發人才、鼓勵社會資本投向國產工業軟件。
我國政府已經深刻認識到了工業軟件對
制造業的重要意義,在政策方面,支持力度也越來越大,為國產工業軟件市場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2021年2月1日,科技部發布《關于對“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批18個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征求意見的通知》,工業軟件首次入選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4月14日,工信部同有關部門發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到2025年智能制造
裝備和工業軟件技術水平國內市場滿足率分別超過70%和50%。7月3日,工信部、科技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提出推動產業數字化發展,大力推動自主可控工業軟件推廣應用,提高企業軟件化水平。
5月21日,廣州地區11家企業,響應工信部的號召,成立了我國首個工業軟件聯盟,主要目的便是打破海外企業對中國工業軟件領域的壟斷。據悉,這11家企業都是行業中的頂尖企業,著手對于國產EDA、CAD軟件進行研發工作。而目前我國EDA能夠完成的芯片設計流程中,合計不到10%。
國產工業軟件廠商也在加大研發力度,不斷推出適應行業應用的先進軟件產品,助力工業軟件的國產化替代進程。
2021年3月,開目軟件發布了自主版權的可制造性分析軟件3DDFM 4.0新版本,工藝審查能力提檔升級。4月,華中數控新一代人工智能數控系統—“華中9型智能數控系統”產品正式發布,這是世界上首臺具備自主學習、自主優化能力的數控系統。5月,數巧科技再獲三項軟著,引領國產自主云端CAE持續創新。7月,中望軟件面向全球用戶正式發布中望CAD 2022,該版本對底層核心技術進行深度打磨,實現了核心技術的自主化……
我們可以看到,在國家政策、工業軟件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國產工業軟件生態圈也在逐步健全和完善,大量的社會資本也在投向國產工業軟件。國產工業軟件企業正成為資本關注的“香餑餑”。
今年2月,新一代制造協同軟件廠商黑湖智造,宣布完成C輪近5億元融資,創造了中國工業軟件新的里程碑。3月,新一代工業軟件開發及應用平臺摩爾元數宣布完成億元級B輪融資,由啟明創投獨家投資。3月,中望軟件(國內CAD龍頭公司)上市,成為A股第一家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上市企業,上市后股價飆漲171%。5月,作為一家面向工業互聯網的工控安全軟件企業,木鏈科技完成B輪近億元融資。6月,EDA軟件廠商華大九天完成上市輔導,加速IPO。7月,國產三維CAD軟件企業華天軟件完成B輪融資1.8億元……
歷史的教訓告誡我們,核心技術只有掌握在我國自己手中,才能避免國外對中國的封鎖,保障我國的工業安全和國家安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相信在政府、研究機構、市場、軟件企業以及工業企業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國產工業軟件一定會迎難而上,不斷追趕,推動我國向工業軟件強國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