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描繪新藍圖探索新資源 海洋科技揚帆起航

作者: 2021年07月30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洶涌澎湃、波瀾壯闊、驚濤駭浪……”,說到海洋,總免不了想到這些形容詞。海洋(sea),是地球上最廣闊的水體的總稱。地球上海洋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千米,含有十三
  “洶涌澎湃、波瀾壯闊、驚濤駭浪……”,說到海洋,總免不了想到這些形容詞。海洋(sea),是地球上最廣闊的水體的總稱。地球上海洋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千米,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占地球上總水量的97%。在陸地資源日漸減少和環境保護問題日益嚴重的情況下,蘊藏豐富的海洋資源便成了當前資源開發的主要趨勢之一。
 
  海洋資源是指海洋中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天然來源。海洋資源包括海洋礦物資源、海水化學資源、海洋生物 (水產) 資源和海洋動力資源等四項。據估計,世界石油極限儲量1萬億噸,可采儲量3000億噸,其中海底石油1350億噸;世界天然氣儲量255~280億立方米,海洋儲量占140億立方米。海濱沉積物中有許多貴重礦物,如:含有發射火箭用的固體燃料鈦的金紅石;含有火箭、飛機外殼用的鈮和反應堆及微電路用的鉭的獨居石;含有核潛艇和核反應堆用的耐高溫和耐腐蝕的鋯鐵礦、鋯英石;某些海區還有黃金、白金和銀等。中國近海海域也分布有金、鋯英石、鈦鐵礦、獨居石、鉻尖晶石等經濟價值極高的砂礦。
 
  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潛力巨大,不僅可以極大緩解陸地資源壓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建設“海洋強國”也是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的有力措施。而想要開發海洋,了解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就非常有必要。
 
  海洋科學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學,研究十分廣泛,包含海洋氣象學、物理海洋學、海洋化學、海洋生物學和海洋地質學等專業。其主要內容包括對于海洋中的物理、化學、生物和地質過程的基礎研究,和面向海洋資源開發利用以及海上軍事活動等的應用研究。
 
  在海洋科學研究中,海洋觀測儀器和技術設備起著重要的作用,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海水深而廣,具有大密度和流動性,給人們的直接觀測帶來極大困難。因此,只有大力發展海洋觀測儀器和技術設備才能取得所需要的大量海洋資料,以推動海洋科學的發展和海洋資源的利用。
 
  我國擁有天然的海洋優勢,海洋資源豐富。據統計,我國海洋油氣資源沉積盆地約70萬平方公里,石油資源量估計為240億噸左右,天然氣資源量估計為14萬億立方米。同時,我國管轄海域內有海洋漁場280萬平方公里,20米以內淺海面積2.4億畝,海水可養殖面積260萬公頃。
 
  在海洋資源研究開發與利用方面,我國也一直沒有停止探索的步伐。
 
  2004年,908專項正式實施,包括近海海洋綜合調查、綜合評價和“數字海洋”信息基礎框架構建三大任務,國家累計投入經費20.59億元,基本摸清了我國近海海洋環境資源家底,更新了我國近海海洋基礎數據和圖件,對海洋環境、資源及開發利用與管理等進行了綜合評價,構建了中國“數字海洋”信息基礎框架。
 
  2017年,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室成功在西太平洋構建了全球最大的實時傳輸科學觀測網,并于2019年進一步實現了基于北斗衛星的深海6000米潛標數據的實時傳輸,突破雙向通信技術,實現觀測頻率可調,顯著提高了深海數據實時傳輸的安全性、自主性和可靠性,在許多重要領域得到應用。
 
  2018年1月,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成立。中心高效運行“四所十船三碼頭”科考船隊,系統構建“四站四網”空天海地一體化觀測網絡,打造形成“南北雙核,五地七所”的海洋大型儀器區域共享體系,海洋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等一批先進平臺也陸續建成。
 
  2018年12月,南方海洋實驗室啟動建設。南方海洋實驗室目標是建設面向科技前沿、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海洋創新基礎平臺,構筑世界一流的海洋人才高地,打造創新型、引領型、突破型的大型綜合性海洋研究和應用基地。
 
  可以想見,隨著對海洋了解的進一步加深和科技的不斷進步,向海洋進軍讓海洋資源服務于人類的美好藍圖就在我們眼前。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