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奧運會正在如火如荼地舉辦著,或許許多人也和我一樣,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抽空看會比賽,或是時不時的關注一下各個項目的得分、比分情況,奧運健兒們的精彩表現也讓我們感覺到興奮與驕傲。但是與奧運會共同出現的,還有一系列的謠言。
不可否認,這次奧運會因為多種因素的影響,是一屆飽受爭議的奧運會,并且關于比賽場地、居住環境、工作人員的傳言也非常多,內容真真假假很難定奪。但是,在相關檢測結果的公開以及參賽選手出面辟謠的幫助下,許多謠言還是不攻自破了。正好借此機會,我們來和大家聊一聊辟謠這件事。
事實上,各行各業各個領域都會出現謠言,尤其是在天文觀測、生物研究、食品安全、醫療衛生等領域,謠言更是不絕于耳。但是隨著科學教育的發展以及相關學者的不斷辟謠幫助下,其中絕大多數謠言很快就會消失,甚至其中有的還成為了“段子”“笑話”。
乍看之下,謠言在如今的科研背景下似乎不具備威脅,但是有關部門卻始終沒有放松過警惕,甚至當大眾對謠言不以為然的時候,專業人士還會站出來批判這種心態。為什么越是深入的研究工作,越是專業的科研人員,就越在意并且重視辟謠這件事呢?這背后和謠言的影響力以及辟謠的科研意義密切相關。
事實上,我國曾經發生過大規模的謠言事件,并且這件事情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最后在政府控制下才得以解決,這件事便是“毛人水怪”謠言,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去查找一下相關的文獻,這里我就不過多贅述了。而這件事件也反應了一個簡單的道理——三人成虎,如果不在謠言傳播開來之前做好應對,那么當利益與其掛鉤,便極有可能逐漸發展為集體性的大范圍的社會問題。
而除此之外,隨著人們開始有科學常識,開始相信科學,偽科學便有了伺機而入的可能。謠言最可怕的不是內容多么駭人聽聞,而是內容看起來真實、令人信服。科學知識、科學道理從誕生到被接受,中間需要大量的時間投入,并且在發展的過程中還需要一代代的科研學者深入完善,在這個基礎上,要在大眾普及開來,就更加復雜困難了。但是謠言傳播只在一瞬,它一旦產生負面影響,這個影響便會直接破壞科學知識,科學思維的傳播。
所以說,盡管如今謠言似乎無所可懼,但是這其實是科學技術與科學教育共同的成果,也正因為如此,辟謠工作不容忽視,只有確保了謠言不在大眾中傳播,正確的科學知識、科學道理才能更好地被大眾認識,社會才能向著理性、科學、穩定的方向持續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