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國“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將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包括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在此規劃助推下,上海、浙江、福建、天津等地也都陸續公開了
制造業“十四五”規劃,并明確了未來五年重點發展方向。
其中,上海印發《上海市先進
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顯示,其從經濟密度、創新濃度、品牌顯示度、數字化轉型幾個維度提出了18項指標;將以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為引導,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
裝備、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六大重點產業。
而浙江省發布的《浙江省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十四五”規劃》,則對推進“十四五”時期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作出了部署。根據規劃,到2025年,全省制造業比重預期將由2020年的32.7%提高至33.3%左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規劃還明確,在新興產業方面,將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醫藥和高性能醫療器械、新材料、高端
裝備、節能環保與新能源等產業。
從整體來看,在國家以及各地利好政策助推下,未來國內制造業無論是增加值還是固定資產投資都將保持增長趨勢,市場活力充沛,發展預期持續向好。那么,作為制造業中一員的制藥設備產業,在當前新的形勢下,又會有怎樣的發展趨勢呢?
業內分析認為,目前在制造業增速不斷加快下,作為細分行業的制藥設備產業也將迎來新的成長期,無論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還是企業的利潤都將有所改善,且趨勢向好。實際上,這從今年上半年大批制藥裝備企業產銷兩旺,訂單飽滿,生產經營穩中向好就可以看出。以東富龍為例,據其7月6日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就將達到約3.10億元~3.44億元;另外,新萊應材也預告稱,2021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5800萬元-68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1.82%-101.44%。
不過,業內也強調,當前制藥設備產業正面臨著諸多挑戰。如鋼鐵等部分大宗商品的價格2021年以來就漲勢不斷,而這些原材料成本上漲,或給制藥設備企業增加成本控制的壓力。除此之外,在“中國制造2025”等法規政策,不斷倡導行業智能、綠色環保發展等因素影響下,制藥設備產業也還面臨著巨大的轉型壓力。
在此背景下,業內認為,制藥設備企業需要不斷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與創新技術來積極應對。另外,還需要通過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加速數字化轉型等,來控制成本,增加利潤。
而除了以上內容外,提升品牌意識的也是我國制藥設備企業目前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當前我國制藥行業已由高速增長階段逐漸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產品也開始更加注重品質和價值轉變。受此影響,業內認為,只有加快塑造國產制藥裝備品牌,才能扛起推動產業升級,推動制藥工業真正高質量發展,才能讓制藥設備產業迎來更加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