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車安全,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而校車行業的發展,也一直需要引領者的示范引領與精耕細作。
7月9日,以“智敬美好 守護未來”為主題的2021中國校車行業高峰論壇在河南鄭州隆重舉辦。來自全國的校車管理部門、校車運營企業、教育機構、媒體等近400位嘉賓代表參加了論壇,共同探討了我國校車行業發展所面臨的新形勢與新機遇,分享成功運營案例,并研判了未來發展方向,為中國校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有溫度,有力度,凝心聚力共謀新發展
兒童的安全與健康,事關家庭幸福和民族未來。作為國內最大、研發最早的校車制造企業,宇通一直致力于為孩子們提供更安全的校車產品,并不斷宣傳普及交通安全出行知識,希望推動專業校車的推廣和安全出行知識的普及。從2015年開始,宇通每年都會舉辦中國校車行業高峰論壇,不斷為校車行業發展提速。本屆論壇,宇通更是匯聚多方智慧,進一步推動校車行業創新發展。
宇通客車國內營銷總監孫希順致辭
宇通客車國內營銷總監孫希順在致辭時表示:“作為校車行業的領軍品牌,宇通時刻不忘責任擔當,多次主辦校車行業高峰論壇,持續為行業發展注入新思路和新動力。從2005年開始研發國內第一輛專業校車,宇通就始終堅持造‘好校車’,呵護孩子們安全健康成長。十七年來,宇通不斷超越自我,對校車產品持續進行迭代升級,并以整體解決方案破解市場痛點和難點,與校車運營企業同進退、共成長。未來,宇通也將繼續攜手各界,以更加優質的產品,共同守護孩子們的安全、美好出行。”
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原副司長 鄭增儀
今年,是國務院發布實施《校車安全管理條例》的第10個年頭。隨著行業規范、運營管理的日趨完善和校車產品的逐步升級,我國校車行業正逐步走向成熟。在活動現場,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原副司長鄭增儀給出了他對校車發展的見諦。
他表示:“目前,我國從幼兒園到大學約有2.89億在校生,其中幼兒園和中小學學生就有2.4億左右,他們的平安牽動著億萬人的心。而校車作為接送學生的一種主要交通工具,承載著太多的責任與使命。面對‘黑校車’泛濫等難題,需要多部門聯動,加強對‘黑校車’的治理;加強對專用校車生產的指導;加強對校車運營單位的監管;加強對校車駕駛員和跟車老師的安全教育,切實負起保護學生的職責。”
校車安全的推進,沒有完全標準化的答案,更偏向于實際運用。如何真正讓安全入心入腦,需要用心,更需要智慧。無疑,2021中國校車行業高峰論壇再次起到了凝聚智慧、啟迪思想、集思廣益的重要作用,將引領中國校車行業迎來新突破。
守初心,求創新,推動專用校車全面普及
越是偉大事業,越是充滿挑戰,越需知重負重。新形勢、新變化對校車發展提出了新要求。為進一步助力校車行業優化升級,宇通對校車產品進行了煥新升級,集健康環保、安全可靠、智能舒適于一體,守護學童安全。
宇通校車產品管理部部長李剛強
宇通校車產品管理部部長李剛強對宇通校車產品升級進行了詳細解析:“未來校車產品的核心需求,是安全與健康。2021年,宇通對校車產品進行了安全、健康再升級。車輛骨架采用高強度鋼材,內飾采用新型阻燃材料,環保方面采用環保專項提升技術,大大提升了校車的安全等級及環保水平。
同時,為了緩解中國校車行業發展面臨的種種困擾,宇通還全面升級了校車安芯智能管理系統:全新發布企業運營大數據監控平臺,運營動態可視化,讓政府更放心;關注學生乘車全流程安全,通過發車前整車智能自檢、候車時到站提醒、上車i-FACE智能識別、乘車中視頻點播和照管員點名功能,形成了安全、高效的校車管理生態,全方位保障孩子乘車安全,讓運營公司、家長更省心、安心。”
在高峰論壇上,武漢禹威校車集團總經理于軍、惠州市東江校車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思廣、湖南國財校車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高重安、山東安馨校車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維克分別分享了他們運營管理校車的實踐經驗與發展思路。
校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聚合行業專業力量共同推進。為了推進校車行業更好地向前發展,鄭增儀、于軍、陳思廣、高重安、李維克、宇通客車校車大區總經理黑俊濤、宇通客車車端產品管理科科長楊智兵,共同探討了校車的未來發展之路和安全運營管理之道。
安全是校車的核心,也是宇通不忘初心的信念。作為校車事業的領軍企業,宇通一直肩負使命與擔當,盡最大努力為兒童們安全出行保駕護航,同時不斷用自身力量喚起全社會對兒童安全出行的關注。在活動現場,宇通聯合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共同發布兒童交通安全文化推廣公益項目遠景目標:1000所學校、100萬學生。
宇通客車國內營銷總監孫希順(右)與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李弘共同發布兒童交通安全公益項目遠景目標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一年一度中國校車行業高峰論壇的舉辦,是宇通對初心與使命的堅守,帶給行業的是信心,帶給社會的是督促,帶給學校的是安心,帶給家長的是放心,帶給孩童的是安全和健康。接下來,宇通將憑借其高瞻遠矚的判斷力、高度的責任心及強烈的使命感,不斷深耕校車市場,以實際行動助力行業打贏校車安全“保衛戰”和運營“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