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輪胎工業投資出現一個小高潮,導致橡膠機械的需求猛增,大部分橡機企業都接了不少訂單。但橡機行業一定要對這次需求‘小井噴’保持清醒頭腦,不能因短暫繁榮而單純擴大產能。一旦輪胎行業銷售不好,其中有的項目就可能擱淺,訂單就可能取消或不提貨。當前正是行業調整結構的最好時機。橡機企業應借此良機進行結構調整、產品和技術改造升級以及資本整合,力爭做世界橡機強國。”針對近期橡機行業產銷兩旺的局面,中國化工裝備協會橡機專業委員會主任周保弟近日如此提醒企業。
據了解,近年來我國橡膠機械產能經歷了一波大的擴張。主要橡機企業紛紛擴建/新建廠房,購買先進、大型、數控加工設備,生產能力和水平跨上新的臺階。軟控股份、天津賽象、華橡自控、大連橡塑、益陽橡塑都基本完成搬遷改造,建立了起現代化生產廠房,其規模不遜于世界一流橡機企業。但從發展速度和規???,我國橡機行業卻有發展過快過大之嫌。在這種狀態下,橡機企業擴大產能一定要慎重,技術改造要放在產品升級和提高質量上,而不應在單純提高產能上再下功夫。
中國化工裝備協會橡機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李東平告訴記者,盡管近10年我國橡機行業有了較大發展,但是世界輪胎前十強生產世界近60%的輪胎,而我國橡機在這些公司的份額不到10%。近兩年米其林、固特異等對我國橡機采購不增反降。出口遭遇的瓶頸應引起我們的深思,并制定相應措施。
而從國內看,李東平說,新世紀初,輪胎行業投資大繁榮,我國橡機行業要重點解決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今后,輪胎行業很難再現這種大繁榮,所以橡機行業也應該重點解決從有到精、從低端到高端的問題。相應橡機行業必須調整發展策略,調整產業結構,進行產品和技術改造升級,以適應橡膠行業微增長發展的要求。
李東平認為,目前正是橡機行業調結構的好時機。首先,整個橡機行業訂單相對不錯,市場競爭環境較好。其次,輪胎行業升級對高端設備的需要增加,例如我國發展高等級轎車子午線輪胎,其硫化機設備由機械式升級為液壓式硫化機趨勢非常明顯,機械與液壓硫化機比例由5年前的8∶2轉換成7∶3。再次,目前橡機主要原材料鋼材價格相對較低,橡機行業有一定利潤,這有利于企業進行技術改造等。
對于結構調整,周保弟建議,企業應對現有市場進行相對固化,在產品特色上下功夫,構筑自己的產品及地域優勢。大企業則要加強基礎性研究,推廣綠色環保橡膠機械產品。此外,橡機企業應加強合作,企業產品不求小而全,而是在部件加工合作上下功夫,配套生產,共同掙錢。周保弟表示,10月橡機專委會年會將重點進行技術改造升級交流,引導行業圍繞產品升級提高機械加工精度、水平和自動化,保持行業健康穩定發展。
近20年來,通過與米其林等世界輪胎公司的商貿,我國橡機行業的國際化程度也在提升——大連橡塑在捷克及加拿大收購企業,軟控股份在歐洲建立技術中心并收購英國維克公司,中國化工裝備總公司在印度設立維修點。據此,李東平則建議,我國橡機行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在國外建立共同的服務機構,以利益分配的方式運行,加強合作,提高我國橡機國外服務速度和質量。我國已完全能提供輪胎制造成套設備的能力,這樣可考慮共同承攬項目,在產品出口及服務上互不拆臺,在國際市場中彰顯“中國制造”的力量。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