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賽迪顧問發布《先進制造業百強園區(2021)》

作者: 2021年07月27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先進制造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陣地,是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先進制造業肩負著中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重任。國家級產業園區作為產業發展的重
  

  先進制造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陣地,是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先進制造業肩負著中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重任。國家級產業園區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應當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在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中踐行新使命,在推進制造強國建設中展現新作為,在構建新發展格局彰顯新擔當。

  為進一步推動國家級產業園區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培育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賽迪顧問智能裝備產業研究中心對全國218家國家級經開區和168家國家高新區進行分析評價,形成了先進制造業百強園區榜單。

  1  賽迪顧問先進制造業百強園區(2021

  排名

  園區名稱

  城市

  排名

  園區名稱

  城市

  1

  中關村科技園區

  北京

  51

  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

  嘉興

  2

  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深圳

  52

  杭州灣上虞經開區

  紹興

  3

  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上海

  53

  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

  蕪湖

  4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廣州

  54

  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徐州

  5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北京

  55

  上海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

  上海

  6

  蘇州工業園區

  蘇州

  56

  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

  蘇州

  7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

  武漢

  57

  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福州

  8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成都

  58

  常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蘇州

  9

  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長沙

  59

  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南昌

  10

  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西安

  60

  蕪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蕪湖

  11

  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廣州

  61

  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中山

  12

  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合肥

  62

  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長春

  13

  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佛山

  63

  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溫州

  14

  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廈門

  64

  蕭山臨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杭州

  15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青島

  65

  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天津

  16

  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

  寧波

  66

  南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南通

  17

  無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無錫

  67

  泰州醫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泰州

  18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

  天津

  68

  武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常州

  19

  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杭州

  69

  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常州

  20

  南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南京

  70

  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

  重慶

  21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

  合肥

  71

  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

  大連

  22

  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昆山

  72

  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福州

  23

  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濟南

  73

  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鎮江

  24

  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東莞

  74

  貴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貴陽

  25

  蘇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蘇州

  75

  武清經濟技術開發區

  天津

  26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

  煙臺

  76

  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石家莊

  27

  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

  南京

  77

  泉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泉州

  28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杭州

  78

  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

  哈爾濱

  29

  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南京

  79

  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濰坊

  30

  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

  上海

  80

  東麗經濟技術開發區

  天津

  31

  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

  長沙

  81

  西青經濟技術開發區

  天津

  32

  寧波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寧波

  82

  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

  天津

  33

  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

  廣州

  83

  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沈陽

  34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武漢

  84

  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南寧

  35

  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蘇州

  85

  蘇州滸墅關經開區

  蘇州

  36

  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鄭州

  86

  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

  長沙

  37

  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

  成都

  87

  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

  上海

  38

  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常州

  88

  沈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沈陽

  39

  海紫竹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上海

  89

  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杭州

  40

  珠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珠海

  90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重慶

  41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鄭州

  91

  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惠州

  42

  江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無錫

  92

  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淮安

  43

  惠州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惠州

  93

  宜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宜昌

  44

  昆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蘇州

  94

  綿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綿陽

  45

  襄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襄陽

  95

  益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益陽

  46

  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西安

  96

  株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株洲

  47

  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

  南通

  97

  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洛陽

  48

  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大連

  98

  威?;鹁娓呒夹g產業開發區

  威海

  49

  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青島

  99

  昆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昆明

  50

  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連云港

  100

  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

  長春

  數據來源:賽迪顧問 2021,05

  一、立標準——構建“五力”評估模型

  遵循科學、客觀、可操作性等原則,賽迪顧問智能裝備產業研究中心從經濟實力、創新潛力、融合能力、產業聚力和綠色動力五個維度構建了先進制造業園區發展“五力”評估模型,并結合“十四五”時期先進制造業發展導向,在2020年研究基礎上更新完善了部分評價指標,以更科學全面地評估國家級產業園區在先進制造業方面發展的綜合水平。先進制造業百強園區評估模型包括5個一級指標和15項二級指標。

  表2  賽迪顧問先進制造業園區“五力”評估模型

  

評估模型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指標說明

  先進制造業園區發展指數

  經濟實力

  地區生產總值

  根據各園區的地區生產總值,評估園區經濟實力

  規上工業增加值

  根據各園區規上工業增加值,評估園區工業發展實力

  進出口總額

  根據各園區進出口總額,評估園區對外貿易情況

  創新潛力

  研發投入水平

  根據各園區R&D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評估園區在科創層面的投入水平

  企業創新能力

  根據各園區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數量,評估企業創新能力

  創新資源水平

  統計各園區內高校和科研院所數量,評估園區的創新資源

  融合能力

  智能制造創新應用水平

  統計各園區獲批工信部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項目數量

  制造業數字化水平

  評估各園區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融合發展水平

  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水平

  評估各園區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水平

  產業聚力

  主導產業集聚度

  計算各園區主導產業產值占園區總產值比重,用于評估園區主導產業集聚情況

  產業鏈協同水平

  統計各園區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數量,評估園區產業鏈協同情況

  品牌集聚度

  統計各園區內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數量,評估園區內高質量品牌集聚效應

  綠色動力

  循環化改造能力

  統計各園區是否為國家循環化改造試點園區、綠色產業示范基地,評估園區的綠色化改造能力

  生態示范水平

  統計各園區是否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國家級綠色園區,評估園區的生態化轉型水平

  綠色制造水平

  以綠色發展水平為參考,評估園區綠色制造發展水平

  數據來源:賽迪顧問 2021,05

  二、剖細節——百強園區特征分析

  特征一:百強園區“東強西弱”

  通過對比2020年和2021年先進制造業百強園區榜單,可以看出,近兩年百強園區總體分布格局變化不大,但是發展不充分,分布不平衡問題仍然突出。

  從區域分布看,百強園區發展呈現“東強西弱”格局。2021年,東部地區仍然是百強園區的主導力量,入圍百強園區數量為67席,與上年相比增加了4席,這主要由于東部地區園區在技術創新、融合發展等方面保持領先,推動先進制造業提質增效。雖然2021年中部地區總體入圍百強園區數量有所下降,但是隨著中部崛起的大力推進,中部地區園區仍有較大發展潛力。西部地區園區和東北地區園區先進制造業保持平穩發展,隨著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等國家戰略的不斷推進,廣闊的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也將成為先進制造業發展的重要陣地。

  圖1  先進制造業百強園區入榜數量按區域分布(個)

   

  數據來源:賽迪顧問 2021,05

  從四大方陣看,東部地區園區持續領銜各大方陣。2021年,東部地區有7個園區入圍第一方陣,與上年相比數量保持穩定,其中中關村科技園區憑借其在經濟規模和創新潛力方面的獨特優勢,位居百強園區第一名。此外,中部地區入圍2席,分別位于湖北省和湖南省;西部地區入圍2席,分別位于四川省和陜西省,展現出中西部地區崛起的蓬勃力量。在第二、第三和第四方陣中,東部地區園區表現亮眼,入圍數量遙遙領先其他地區。

  圖2  2021年先進制造業百強園區四大方陣區域分布(個)

   

  特征二:江蘇省一馬當先

  從?。ㄗ灾螀^、直轄市)分布看,2021年先進制造業百強園區遍及全國24個?。ㄗ灾螀^、直轄市),其中江蘇省獨占22席,占比接近1/4,且超過第二名兩倍以上,這主要是由于江蘇省雄厚的制造業基礎,且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江蘇省率先出臺政策舉措,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政策,穩住了先進制造業發展基本盤。此外,湖南省有5個園區入圍百強,安徽省和湖北省均有4個園區入圍,代表了中部地區發展的先鋒力量。

  圖3  2021年先進制造業百強園區?。ㄗ灾螀^、直轄市)分布(個)

   

  數據來源:賽迪顧問 2021,05

  特征三:東部城市遙遙領先

  從城市分布看,先進制造業百強園區入圍兩席及以上的城市共有21個。其中東部地區有11個城市,蘇州和杭州兩個城市表現亮眼,入圍百強園區數量分別居于第一和第二位,這得益于蘇州高度發達的民營經濟和杭州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為先進制造業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中西部地區有7個城市擁有兩席及以上百強園區,其中6個為省會城市,彰顯了中西部省會城市龍頭帶動作用。東北地區有3個城市擁有兩席及以上百強園區,展現了東北振興的中堅力量。

  圖4  2021年入圍兩席及以上先進制造業百強園區城市分布(個)

   

  三、謀發展——對策建議

  “十四五”時期,國家級產業園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賽迪顧問智能裝備產業研究中心認為各園區應根據自身實際,選擇合適發展路徑,不斷提高先進制造業發展質量。鑒于此,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完善組織保障,建立園區產業發展協同機制。推動成立園區先進制造業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加強對園區先進制造業發展的指導、組織和協調。結合園區實際,統籌謀劃,研究制定園區“十四五”時期先進制造業發展規劃和行動計劃,明確主導產業年度目標,組織擬定政策措施,制定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牽頭推進重點工作,強化督促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整改建議,實現規劃建設與行政管理相統一,促進重點產業協同發展。

  堅持科技創新,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園區要堅持創新在經濟發展中的核心地位,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提升園區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加快補齊短板、鍛造長板,分行業做好園區先進制造業供應鏈戰略設計和精準施策,推動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與需求,培育打造重點行業互聯網平臺,實現研發設計機構、生產制造企業、用戶等主體信息互聯互通,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

  完善產業體系,推動園區經濟集群化發展。健全園區產業集群組織管理和專業化推進機制,建設創新和公共服務綜合體,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構建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大力推動園區建設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提升園區產業基礎、網絡化協作、技術創新、要素集聚、開放合作、組織保障等水平,著力培育打造國內有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加強區域合作,助力產業園區協同發展。園區要立足自身區位優勢,進一步完善區域合作與利益調節機制,探索共建園區、飛地經濟等共享模式,深入融入京津冀、長三角、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黃河流域等區域發展戰略。積極發揮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帶動作用,通過技術、品牌、管理經驗輸出等方式,加強地區間產業園區合作。此外,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園區要大力建設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不斷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

  數字技術賦能,加快產業園區數字化改造。園區要加快實施“上云用數賦智”行動,推動數據賦能產業鏈協同轉型。聚焦重點產業建設若干具有國際水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深化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服務等環節的數字化應用,培育發展個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加快產業園區數字化改造。同時,深入推進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培育眾包設計、智慧物流、新零售等新增長點。

  加快綠色轉型,深入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園區要全面踐行循環經濟理念,圍繞優化園區準入管理、實行生態環境監管、統籌推進園區污染治理、支持綠色制造技術發展等,深入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補齊和延伸產業鏈,推進能源資源梯級利用、廢物循環利用和污染物集中處置,同時加強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規范發展再制造產業,構建多層次資源高效循環利用體系。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