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上午9點30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在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啟動。據悉,碳配額開盤價為49元/噸。首筆全國碳交易快速撮合成功,價格為每噸52.78元,總共成交16萬噸,交易額為790萬元。
開市后,我國預計將會成為全球覆蓋規模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場。從試點市場向全國統一發展,全國碳交易系統將為實現“雙碳”目標助力,力爭在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碳排放交易市場,就是通過碳排放權的交易達到控制碳排放總量的目的。通俗來講,就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權當做商品來進行買賣,需要減排的企業會獲得一定的碳排放配額,成功減排可以出售多余的配額,超額排放則要在碳市場上購買配額。
舉個簡單的例子,某個企業每年的碳排放配額為1萬噸,如果企業通過技術改造,碳排放量減少為8000噸,那么多余的2000噸,就可以在碳市場上出售。而其他企業因為擴大生產需要,原定的碳排放配額不夠用,就可以在市場上購買這些被出售的額度。這樣既控制了碳排放總量,又能鼓勵企業通過優化能源結構、提升能效等手段實現減排。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