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6日以來,河南省鄭州、洛陽、平頂山、駐馬店等多個市縣受強降雨影響發生洪澇。7月20日,鄭州市突發特大暴雨,市區出現嚴重內澇,導致鐵路、公路和民航交通癱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對氣候變化的觀察,早已脫離了肉眼觀測,進入了儀器與衛星時代,并且形成了一門專門的學科。氣象觀測包括地面氣象觀測、高空氣象觀測、大氣遙感探測和氣象衛星探測等。由各種手段組成的氣象觀測系統,能觀測從地面到高層,從局地到全球的大氣狀態及其變化。
連日來,持續不斷的超強暴雨讓河南遭遇緊急災情。目前,省內包括安陽、鶴壁、焦作、新鄉、鄭州、開封、許昌、漯河、平頂山等在內,諸個城市已經內澇嚴重。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立即啟動重大自然災害應急響應機制,迅速成立應急小組,及時安排高分三號衛星、高分六號衛星對災區進行觀測。
截至2021年7月21日,已安排衛星成像2次,獲取災區有效數據3景,共享歷史數據3景,第一時間提供給應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司、應急管理部國家減災中心、水利部信息中心、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中國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及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等8家單位。后續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將根據災情和相關部門需求科學安排衛星進行成像,為洪澇監測和災后評估提供強有力支持。
氣象和水情預報預警有上天入地的科技設備,再到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讓防汛抗洪更加智慧和科學,進一步提高救援效率,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