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周,化工產品的市場壓力越來越大。一方面,國際油價漲勢愈發迅猛;另一方面,全球航運公司的航運定價也在大幅增長,化工企業因運費產生的成本壓力也在上升,進一步增加了全球化工業的成本壓力。
國際油價漲勢明顯
6月1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兩年以來首次收于70美元/桶上方,自此,國際油價超越70美元/桶,且繼續維持漲勢。截至6月16日,布倫特原油報74.27美元/桶,維持在2019年4月以來新高;WTI原油報72.44美元/桶,維持在2018年10月以來新高。
在這樣的市場局面下,市場人士對于國際油價的后市更加樂觀。近期,維多、嘉能可和托克等大型石油貿易公司的高管均表示,油價升至每桶100美元的可能性存在。高盛在今年3月起就預測,布倫特原油今年夏天將達到每桶80美元。
托克執行主席Jeremy Weir表示,油價還有上升空間。全世界還沒有為清潔能源和電氣化完全鋪開做好準備,這保證了石油需求。但在碳中和等因素作用下,供應局面卻更加吃緊,這顯然會推高價格。嘉能可石油交易員亞Alex Sanna也表示,油價達到每桶100美元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如果削減供應的同時不解決需求問題,那就可能導致價格混亂。”
運輸成本調漲幅度大
國際油價直接影響著化工企業的生產成本。國際航運的運價也直接影響著化工企業的經營成本。今年以來,由于經濟復蘇,全球物流壓力劇增,造成一系列問題。由于船運艙位和集裝箱有限,許多產品不得不在港口積壓,拉低了港口的工作效率,進一步拉長了交貨周期。即使能夠趕上船期,由于港口擁堵等因素,航運運費也在不斷上漲。
近期,赫伯羅特、MSC、神原汽船等多家國際船運公司宣布,從6月中旬開始調漲費用。其中,赫伯羅特宣布從6月15日起大幅上調亞洲到北美的運費,20英尺集裝箱加價2400美元,40英尺集裝箱加價3000美元。MSC表示,7月1日開始,地中海航運將對所有出口到美國和加拿大的貨物征收附加費。具體漲幅是20英尺集裝箱加價2400美元,40英尺集裝箱加價3000美元,45英尺集裝箱加價3798美元。這也是航運史上單次漲價幅度最高的紀錄。Matson宣布,征收加利福尼亞州港口擁擠附加費,自7月15日起生效,漲幅為1000美元。神原汽船則宣布,因受疫情影響,神原汽船將自7月1日起將上調寧波出口至日本偏港的所有預付海運費,20英尺集裝箱加價100美元,40英尺集裝箱加價200美元。在部分航線,如亞洲到北美航線,運費已上升了1000%。
對于化工業來說,航運成本的多少,直接關系著企業的利潤。而當前航運市場的劇烈波動和高昂的航運價格正在蠶食國際化工業利潤。
多種化工產品受影響
由于原油和國際航運價格猛漲,化工行業市場正在受到影響。
6月以來,雖然全球多種化學品的價格上漲一度有所緩解,但隨著近期原油和航運價格上升,一些產品價格又開始上升,多家企業又進一步調漲其產品價格。6月14日,朗盛宣布全球范圍內提高無機顏料的價格,將至少增加150歐元/噸或等值的當地貨幣。6月11日,昭和電工株式會社稱,7月1日起,將提高聚氯乙烯的銷售價格。6月11日,三菱化學株式會社宣布7月1日起對環氧乙烷及衍生品進行漲價。羅姆化學則宣布,6月14日起,提高歐洲和亞太地區PMMA的銷售價格,漲幅為400歐元/噸以上。
除有機化學品外,輪胎價格也在上漲。近日,錦湖輪胎宣布在日本市場提高輪胎價格平均上漲大約3%,實施時間自2021年7月1日起。此前,米其林、倍耐力、普利司通、固特異、住友橡膠、韓泰、優科豪馬等國際輪胎巨頭也都宣布了漲價政策。短短兩個月內,許多廠家已經連續漲價兩次甚至3次,漲幅疊加超過10%。大部分輪胎廠家表示,漲價原因是不斷上漲的原材料價格以及物流運輸和勞動力成本。
標簽:化工行業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