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東富龍發布了2021年半年度業績預告。根據公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3.09-3.44億元,同比增長80-100%;扣非歸母凈利潤2.75-3.10億元,同比增長102.67-128.10%。對于東富龍2021年半年報預計業績超預期,業內分析認為這主要是受益于疫情帶來的業務增量。未來,在疫苗商業化進程加速落地的背景下,東富龍或還將有望迎來更多機遇。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業內除了看好疫苗設備將給其帶來可觀的業績增量并將進一步打開國產替代空間外,還預測其生物制藥板塊業務潛力大,在未來將為業務增長續航。據了解,東富龍從2015年開始布局產品研發,當前其研發進度和產品豐富度在國內都十分亮眼,已擁有凍存系統、搖床、波浪式反應器、不銹鋼反應器、分離純化系統等多種類產品。基于目前發展現狀,從長遠來看在生物制藥
裝備國產替代大浪潮東富龍將有望占據更高市場份額,并進入新的生命周期,打開新一輪上升空間。
實際上,近年來在Biotech公司快速崛起、CDMO行業擴產的背景下,生物制藥
裝備顯然已迎來發展新契機,國替空間也正在不斷打開。而除了東富龍外,業內認為,在該領域早先布局,且擁有一定的研發實力和豐富產品的國產藥機企業都有望體現出競爭優勢,并獲得新的增長空間。
之所以得出這一結論,是由于生物制藥流程會涉及到分離、配液、滅活、儲液等諸多環節,所應用到的生物制藥裝備產品種類也十分豐富,包括生物反應器、冷凍機、滅菌設備等。而隨著生物醫藥產業不斷發展,這些生物制藥設備其實已經成為生物制藥企業的普遍需求。因此,未來在生物制藥市場的不斷擴大下,這些設備預計也都將擁有更為可觀的市場。
不過在看到機遇的同時,業內也提出,生物制藥設備行業將面臨巨大的挑戰。據悉,長期以來,我國生物制藥裝備國產化率低,行業整體創新能力不高,使得國內大部分生物醫藥企業購置的設備多是進口設備。因此,在生物醫藥產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業內認為,國產生物制藥設備企業需要加大研發力度,打破“卡脖子”瓶頸,為用戶打造具有更高價值的生物制藥設備,來滿足藥企高質量生產的需求。
據筆者了解,目前大批國產生物制藥設備企業已經在通過創新,不斷發力高端生物制藥設備市場。以生物反應器為例,這是生物制藥非常核心且關鍵的設備。而針對國產生物反應器可靠性不高、耗能大的問題,有企業就已通過集合國內外的產品設計和生產制造工藝研制生產了可靠、節能、實用又美觀的生物反應器設備,并且有效提高了藥企的生產效率。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國產制藥設備企業,正通過吸收各類專業人才,開發、引進發酵行業新技術,促使企業取得長足發展。如某發酵罐企業,為了研發序列化、專業化的生物發酵設備,就通過聯手高校成立研究中心,并與科研院所、高校開展了密切的合作。
總的來看,生物制藥產業前景是非常可觀的。但從目前國內情況來看,國內生物制藥企業的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尚且不夠高,距離“制藥工業4.0”存在距離。因此,相關的生物制藥設備在迎來機會的同時,還需要一手抓機遇,一手抓創新,才能不斷為用戶帶來更多的實用價值,助力生物制藥產業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