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工程塑料是指綜合性能較高、使用溫度長期在150攝氏度以上的工程塑料。國際上,特種工程塑料的研發始源于20世紀60年代后期。歐美國家對特種工程塑料進行了大量研究和開發,從60年代問世的聚酰亞胺和80年代初問世的聚醚醚酮,到目前已形成十余種具有應用價值并實現產業化的品種。如今特種工程塑料在歐美已廣泛應用于電子、汽車、航空航天、精密器械等高新技術行業。而我國特種工程塑料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與國外領先企業相比差異巨大,產業總體處于發展初期,迄今未能形成較大規模,多數產品對外依存度高達70%以上。具體情況如下:
半芳香族聚酰胺:依存度約70%,國內需求保持8%以上增速
半芳香族聚酰胺(PPA)由脂肪族二胺或二酸與含苯環的二酸或二胺縮聚而成。與脂肪族聚酰胺相比,由于分子鏈中引入了剛性的苯環,力學強度和耐熱性均有較大提升,同時吸水率大幅度降低;與芳香族聚酰胺相比,半芳香聚酰胺分子量中多了柔性的脂肪族結構,熔點更低,有效地改善了芳香族聚酰胺的加工性能。因半芳香族聚酰胺兼具芳香族聚酰胺優異的性能和脂肪族聚酰胺良好的成型加工性,經過多年發展現已成為特種工程塑料中最常用品種,被廣泛應用于電子電器、汽車工業等領域。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牌號有PA4T、PA6T、PA9T、PA10T、PA11T和PA12T等,以PA6T為主。由于均聚PA6T的熔點超過其分解溫度,一般需要通過引入第三單體進行共聚改性以降低其樹脂熔點。因此,目前商品化的PA6T都是共聚物,如PA6T/66、PA6T/6I等。
據統計,國外半芳香族聚酰胺總產能超過15萬噸/年,發展相對成熟。主要生產企業有美國杜邦公司、荷蘭帝斯曼公司、瑞士艾曼斯公司、比利時索爾維公司、德國巴斯夫公司、法國阿科瑪公司以及日本三井化學株式會社、可樂麗株式會社。其中,荷蘭帝斯曼公司作為全球唯一掌握丁二胺工業化方案的公司,獨家生產PA4T等相關產品;日本可樂麗株式會社憑借壬二胺的特有技術,很長一段時間是PA9T的唯一生產商。隨著可樂麗株式會社的專利過期,德國巴斯夫公司逐步推出PA9T相關產品,而其他國外企業均以生產PA6T產品為主。
我國半芳香族聚酰胺產業化起步較晚,國內具備半芳香族聚酰胺生產能力的企業較少,而且基本沒有核心生產技術。據統計,目前國內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總產能約為1.6萬噸/年,主要生產企業包括廣東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江門市德眾泰工程塑膠科技有限公司、青島三力化工技術有限公司以及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廣東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生產企業,主要以生產PA10T為主。
從需求端看,2016~2020年國內對半芳香族聚酰胺的需求增速超過10%,去年需求量達到3.3萬噸。但由于國內半芳香族聚酰胺產品競爭力不足,消費仍大量依賴進口,進口依存度超過70%。目前,半芳香族聚酰胺產品的消費主要集中在電子、汽車、消費品、航空航天以及軍工等領域。其中,電子和汽車是主要消費市場,合計占總消費量的85%以上。預計未來5年,我國對半芳香族聚酰胺的需求將保持8%以上的增速,至2025年需求量將達到5萬噸。電子行業的快速發展將是帶動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力。
液晶聚合物:進口依存度約80%,國內消費量保持6%以上增速
液晶聚合物(LCP)是一種主鏈上含有大量剛性苯環結構的芳香族聚酯類材料,在一定條件下能以液晶相存在,冷卻固化后,形態保持穩定。因此,液晶聚合物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還具有低吸濕性、耐高溫、耐輻射、耐水解、耐候性、耐腐蝕、天然阻燃性、低熱膨脹率、高抗沖擊性、高剛度以及吸振性能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電子電器、汽車工業、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領域。
目前,全球液晶聚合物產能約為7.8萬噸/年,集中在美國、日本,約占全球總產能的80%左右。主要生產企業包括美國塞拉尼斯公司、日本寶理塑料株式會社、日本住友集團、日本東麗株式會社等。其中,美國塞拉尼斯公司和日本寶理塑料株式會社各占美日產能一半以上,行業集中度較高。
我國進入液晶聚合物領域較晚。近年來有多個項目陸續投產,產能快速增長,至去年國內產能達到1.8萬噸/年。主要生產企業包括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廣東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寧波聚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其中,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為國內最大生產企業,產能達8000噸/年,占全國總產能的45%左右。
從需求端看,去年國內液晶聚合物需求量約為3萬噸。受技術及產品質量因素影響,國內消費高度依賴進口,進口依存度約為80%。從消費結構看,電子電器是液晶聚合物主要消費領域,約占總消費量的80%左右,主要用于生產各類電子設備上的連接器。目前用于5G通訊領域總消費量約1000噸。受新基建的拉動,預計未來5年,液晶聚合物在5G通訊領域的消費增速將達到30%以上,至2025年達到4000噸??傮w來看,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受電子電器和汽車領域的需求拉動,液晶聚合物總消費量將保持6%以上的增速,至2025年總消費量將超過4萬噸。
聚醚醚酮:進口依存度約75%,國內需求增速高達15%~20%
聚醚醚酮(PEEK)是一種半結晶性、熱塑性芳香族高分子材料,是聚芳醚酮系列聚合物中最主要品種。聚醚醚酮分子鏈中含有大量苯環,具有極好的耐熱性、耐磨性、耐疲勞、耐輻照、耐剝離、抗蠕變等優異的物理及化學綜合性能,兩個醚鍵與羰基帶來了柔韌性與優良的工藝性,在電子電器、航空航天、汽車、能源及其他工業、醫療等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聚醚醚酮性能優異,但在部分極端苛刻條件下存在使用局限性。用玻纖、碳纖等材料增強的聚醚醚酮能較大提升其力學性能。目前市面上的聚醚醚酮主要有3種類型:聚醚醚酮純樹脂、玻纖改性聚醚醚酮、碳纖改性聚醚醚酮。
聚醚醚酮最初由英國帝國化學工業公司于20世紀70年代末開發。隨后該公司此業務被英國威格斯公司收購。目前,英國威格斯公司為全球最大聚醚醚酮生產商,產能約7000噸/年,約占全球總產能60%。如今,英國威格斯公司聚醚醚酮主要供應蘋果手機使用。
我國聚醚醚酮技術開發起步較晚,國內行業代表性研發機構是吉林大學。產能主要集中在石家莊中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鵬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長春吉大特塑工程研究有限公司,占我國總產能的80%。其中,石家莊中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產能達1000噸/年,居全國首位。目前國內產品在連續化生產與質量控制方面劣于進口產品。未來5年,我國聚醚醚酮產能將持續擴張。英國威格斯公司已宣布在遼寧盤錦建立合資企業,預計將建設1500噸/年產能。
從需求端看,2016~2020年國內對聚醚醚酮需求增速高達20%,消費主要集中在電子、汽車、航空航天和軍工等領域。由于電子信息技術近年發展迅速,電子元器件集成化、小型化的發展趨勢為聚醚醚酮樹脂消費帶來機遇。而聚醚醚酮優異的綜合性能符合交通運輸行業輕量化需求。預計未來5年,我國對聚醚醚酮的需求將保持15%~20%的增速,至2025年需求量達3000噸。
聚酰亞胺:進口依存度降為25%,逐步實現了國產化替代
聚酰亞胺(PI)是分子主鏈中含有酰亞胺環的芳雜環高分子化合物,具備耐高溫、耐低溫、高強度、高模量、耐水解、耐輻射、耐腐蝕、高電絕緣、低介電常數等優異性能,被列為21世紀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電器絕緣、液晶顯示、微電子等領域。全球70%的生產集中在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
聚酰亞胺薄膜性能極佳,被稱作我國發展高技術產業的三大關鍵高分子材料之一。目前國內約有70家聚酰亞胺薄膜生產企業,產能規模多在百噸上下。隨著對高端電子級聚酰亞胺薄膜需求的不斷增加,國內企業開始向高性能產品進軍。目前國內已具有規模以上電子級聚酰亞胺薄膜生產能力的企業有湖南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丹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瑞華泰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隨著我國相關研發及技術人才的積累,疊加相關政策的利好,我國聚酰亞胺薄膜發展不斷提速,逐步實現了高端產品國產化替代,進口依存度降至25%。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特種工程塑料產業發展緩慢主要源自兩方面:一是原始技術積累薄弱,普遍存在產品批次穩定性差等問題,關鍵核心產品高度依賴進口;二是下游需求相對滯后,限制上游材料產業發展,高端應用需求落后于國外發達國家?!笆奈濉逼陂g,隨著新能源汽車及其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5G產業化普及等新興領域發展以及兩新一重(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對特種工程塑料形成了更大的需求。顯然我國特種工程塑料行業未來的發展空間巨大。
業內人士認為,我國特種工程塑料未來發展有4個重點:一是要提升已實現工業化品種的技術水平、規模化水平,提升產品的性能和質量;二是要加強產學研聯盟建設,加快科研成果轉化,加速國內空白品種實現產業化;三是要突破關鍵配套原料的供應瓶頸,降低成本;四是注重改性技術和應用技術的開發。
標簽:特種工程塑料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