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亞洲煉油企業正以驚人的速度繼續擴能 將成為世界煉油中心

作者: 2021年06月30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盡管關于石油需求已達峰值和化石燃料即將退市的預測對全球煉油產業形成了沖擊,但卻無法阻止亞洲煉油產業的蓬勃發展。如今,全球四大石油消費國中3個位于亞洲且該區域原油處理能力已超全球1/3。亞洲煉油企業正以驚人

  盡管關于石油需求已達峰值和化石燃料即將退市的預測對全球煉油產業形成了沖擊,但卻無法阻止亞洲煉油產業的蓬勃發展。如今,全球四大石油消費國中3個位于亞洲且該區域原油處理能力已超全球1/3。亞洲煉油企業正以驚人的速度繼續擴能,多個規模龐大的新煉廠正在建設中,其設計運行時間至少50年。值得注意的是,自本世紀初以來,中國的煉油能力增長了近兩倍,即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煉油國,產能至2025年將增長至2000萬桶/天。印度的煉油能力也不容小覷,至2025年產能增幅將達50%,至800萬桶/天。

  亞洲煉油業的發展已經引起全球關注。荷蘭皇家殼牌集團全球商業環境副總裁杰里米·邊沁表示:“亞洲正成為全球煉油中心。未來全球能源消費也將以亞洲為中心。因此,亞洲在開拓清潔技術開發方面的選擇至關重要,或有機會率先部署清潔技術。”全球知名能源和自然資源咨詢公司英國伍德麥肯茲公司亞太煉油和石油市場研究主管古普塔認為,能源轉型正在很多行業中進行,但在亞洲,未來20年仍會看到運輸燃料需求的增長,刺激當地煉油產業繼續發展。

  在這些行業巨頭看來,亞洲之所以能夠成為未來世界煉油中心,還有更為深遠的原因。

  一是繼續保持汽油產出。隨著新能源汽車不斷問世,車用汽油和柴油將是第一批退出煉廠的主要產品,但這種情況在亞洲大概率不會很快發生。據費氏全球能源咨詢公司報告,到2023年底,全球煉油產能將減少約350萬桶/天,而亞洲新建大型煉廠正憑借其靠近不斷增長的終端市場繼續擴大產能。另外,噴氣燃料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持續發展。雖然天然氣和其他替代能源正成為大型船舶日益重要的燃料,但要使渡船、漁船和小型船只徹底放棄船用柴油還需要幾十年。而航空煤油作為大型飛機唯一推進燃料至少將保持到2050年以后。

  據報道,中國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位于舟山原油加工能力約80萬桶/天的工廠今年已全面投產,生產的運輸燃料占產品總量的30%,主要是汽油和柴油;中國恒力石化(大連)有限公司于2018年底開始在中國東北地區運營的煉廠,每年可生產近1000萬噸汽油、柴油和噴氣燃料。相比之下,出于擔心汽油需求將永遠無法從疫情引發的低迷經濟中復蘇,荷蘭皇家殼牌集團位于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煉廠、美國馬拉松石油公司的3家煉廠,以及美國Phillips 66公司的兩家煉廠,要么關閉,要么被改造成石油終端或生物燃料工廠。近日,殼牌再次發布公告,宣布出售其位于普吉特桑德的煉廠。分析機構表示,隨著歐美煉油產能的不斷減少,預計到2040年全球汽油和柴油產量將下降2.5%~3%。

  二是生產更多塑料。對于亞洲煉廠而言,利用現有煉油產能轉產塑料和聚合物產品蘊含著巨大商機。據費氏全球能源咨詢公司估算,到2050年,全球塑料消費量將增加60%以上,達到近6億噸。這意味著煉廠每天需增加700萬桶的石腦油原料供應。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塑料制品生產和消費市場,正在引領煉油產業這一轉變。如今,中國新建大型煉廠多達一半的原油將轉化為石油化工產品,遠超過傳統煉廠的10%~15%。另外,韓國三大煉廠未來4~5年將有4套新建蒸汽裂解裝置投入生產。擁有全球最大煉廠的印度信實工業有限公司計劃將旗下柴油和汽油等公路燃料產品份額轉而生產航空燃料和塑料產品,印度石油公司也計劃將旗下9家煉廠的塑料制品產量提高1倍。

  三是向氫能轉型。氫和汽油一樣,是一種可燃、可儲存、可運輸的燃料,是綠色能源的選擇之一。現在,亞洲的煉油商們已躋身主要氫生產商之列。他們用氫氣來脫除燃料中的硫,最大限度地生產汽油和其他輕質燃料。據悉,印度石油公司正在新德里進行試點項目,用摻入天然氣的氫為公交車提供動力。不過印度石油公司研發總監拉馬庫馬爾表示,目前氫的生產仍主要來自化石資源,意味著生產每千克氫約產生10千克二氧化碳。而根據國家氫能任務路線圖,印度計劃通過可再生能源制造世界上最便宜的氫。在中國,中石化4月宣布將氫能作為公司新能源業務的主要方向。中石化擁有27個試點加氫站,計劃到2025年將加氫網絡擴大到1000個左右。

  四是生物燃料的制造。對于亞洲煉油商而言,氫并不是轉型唯一的選擇。在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等生產棕櫚油的國家,生物燃料似乎是更好的選擇。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印尼正計劃建立專門煉廠將棕櫚油轉化為生物柴油。去年,印尼已將棕櫚油生物柴油的混合比例提高到了30%。

  五是碳捕獲行業的發展。即使轉型生產塑料和氫氣,煉廠仍會產生溫室氣體。捕獲這些氣體并存儲或重復使用,已成為亞洲煉廠共同的研究方向。據悉,中石化計劃在2025年前建成100萬噸級碳捕獲項目,印度石油公司計劃在其帕尼帕特煉廠將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轉化為乙醇,韓國最大煉廠SK創新公司則加入了由挪威Sintec公司牽頭的碳捕獲和儲存研究項目。

  盡管展示出了強大的發展力,但不少業內專家仍建議亞洲煉油商持謹慎發展態度。他們認為,當下,電動汽車等技術的迅速普及已經給石油行業帶來了半個世紀以來最大沖擊。煉油行業必須面對這一變革帶來的影響,即本世紀下半葉全球煉廠數量將大大減少。因此,那些幸存下來的煉廠要迅速調整以擁抱新的市場和生產體系。煉油商不能再忽視未來的新興技術,也不能再僅依賴傳統煉油產業,因為在不遠的將來,非傳統的也將變得傳統。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