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務是指利用物聯網、智能傳感、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對供水、排水、節水、污水處理、防洪等水務環節進行智慧化管理。本文將從發展智慧水務的必要性角度分析智慧水務的需求。
近年來,我國水務行業保持高速發展,供排水規模逐漸擴大。隨著我國供排水規模的逐步擴大,我國水務行業市場規模穩步增長。例如,我國供水管網漏損率仍處于較高水平。
1、水務規模逐漸擴大
智慧水務是指利用物聯網、智能傳感、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對供水、排水、節水、污水處理、防洪等水務環節進行智慧化管理。本文將從發展智慧水務的必要性角度分析智慧水務的需求。
近年來,我國水務行業保持高速發展,供排水規模逐漸擴大。2012-2019年,我國供水管道長度及供水普及率的逐年增長。2019年我國城市供水管道長度達92.01萬公里,供水普及率達98.78%。
另一方面,近年來,我國城市排水管道長度也加速增長。2019年,全國城市排水管道增加至74.40萬公里,同比增速為8.85%。2009-2019年我國城市排水管道長度平均增速為8.04%,預計2020年我國城市排水管道長度約為80.38萬公里。
隨著我國供排水規模的逐步擴大,我國水務行業市場規模穩步增長。2012年,我國水務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僅為1269億元;到2019年,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175億元,同比增長19%。前瞻以15%的增速估計,2020年,水務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約為3651.1億元。
2、供水管網漏損仍處于較高水平
在我國水務行業市場規模的擴大的同時,我國水務行業仍存在一些痛點。例如,我國供水管網漏損率仍處于較高水平。2012-2018年,我國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從16.71%下降至14.62%。2019年,我國供水管網漏損率小幅上升,增至16.99%。
3、傳統水務企業仍需智慧水務業務支撐供排水管理
隨著經濟結構的轉型和新型城鎮化的強力推進,傳統水務企業越來越不能滿足我國居民環保意識和消費水平提升對改善生活品質及環境質量的更高要求,也很難在市場中保持領先的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歸納為四大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