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技術就是以半導體為材料,制作成組件及集成電路的技術。在周期表里的元素,依照導電性大致可以分成導體、半導體與絕緣體三大類。最常見的半導體是硅(Si),當然半導體也可以是兩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例如砷化鎵(GaAs),但化合物半導體大多應用在光電方面。
絕大多數的電子組件都是以硅為基材做成的,因此電子產業又稱為半導體產業。如今,伴隨著各種智能技術與
裝備的快速發展,半導體產業重要性愈發凸顯。半導體不僅是傳統產業智能化升級的基礎支撐,同時也是推動新興技術與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基于此,近來全球圍繞半導體領域所展開的競爭愈演愈烈,不斷升級。
據悉,日本半導體產業曾領*全球,但隨著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崛起而日漸式微。日本經濟產業省一直擔心日本半導體行業在全球市場的地位下降,因此尋求與臺積電的合作。
近日,小編了解到,為促進半導體臺積電(TSMC)在日本國內進行半導體制造技術研究開發,將向該企業撥款約19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億元)。臺積電是全球較大的芯片代工商,計劃承擔約370億日元(3.37億美元)的項目成本的一半。超過20家日本公司將參與其中。
半導體制程有點像是蓋房子,分成很多層,由下而上逐層依藍圖布局迭積而成,每一層各有不同的材料與功能。隨著功能的復雜,不只結構變得更繁復,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與建筑物最不一樣的地方,除了尺寸外,就是建筑物是一棟一棟地蓋,半導體技術則是在同一片芯片或同一批生產過程中,同時制作數百萬個到數億個組件,而且要求一模一樣。因此大量生產可說是半導體工業的特色。把組件做得越小,芯片上能制造出來的 IC 數也就越多。
近年來,芯片行業在一些關鍵領域已接近極限,包括線變細,以便半導體擁有更大的處理能力。因此,提升半導體技術較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