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十年的歲月沉淀,我國制藥
裝備行業已經一改過去的粗放型生產模式,逐漸走向高精密、高質量的穩定發展階段,產業也隨之不斷轉型升級,越來越多的國產制藥
裝備企業開始布局海外市場,走向國際。
從各大藥機企業披露的2020年年報數據來看,一些國產藥機企業近幾年通過持續加碼海外布局,相關業務有了明顯的增長,并且國際化布局已成為這些企業未來業績增長的重要的戰略之一。
例如,楚天科技近年來通過依靠自身研發和外延式并購,戰略布局已初具規模,戰略效應也初步顯現,2016年海外銷售已占總營收的18.89%。公司2017年通過收購Romaco75.1%股權,加碼海外布局,并于2020年成功完成了對德國ROMACO公司的后續并購,全球化戰略布局穩步推進。年報顯示,2020年公司海外業績實現穩中有升,國外營收同比增長6.63%。其中,ROMACO公司全年實現凈利潤7372.26萬元,以133.73%的完成率超額達成業績目標。
在國際化方面,楚天科技表示,未來將加快國際業務拓展步伐,建立重點市場銷售服務中心,進一步打造全球客戶樣板點等體系。按照公司的規劃,到2025年,楚天科技的全球年銷售額不低于200億,年凈利潤不低于30億,年稅收不低于30億,總市值達到1000億。
邁向國際化也是國內凍干機制造巨頭東富龍一直堅守的初衷,東富龍于2004年就開啟了國際化戰略,公司通過與外企設立合資公司,完善公司產業鏈,在俄羅斯、印度、美國設立子公司,在意大利、西班牙等諸多國家設立辦事處,完善公司海外銷售能力。
根據公司披露的《2019年度報告》,公司境外出口營業收入占公司總營業收入25%。新的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度,東富龍海外收入占比仍在20%左右。公司已有超 10,000 臺制藥設備、藥品制造系統服務于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千家全球制藥企業。
東富龍表示,2021年公司將堅定圍繞“系統化、國際化、數字化”的發展戰略,在無菌注射劑、生物工程、原料藥、口服固體等制藥裝備領域,緊緊圍繞藥品的生產工藝及發展方向,研發具有前瞻性及自主
知識產權的創新產品。同時在細胞制備、食品裝備等領域,持續投入研發與技術合作,完善產業布局,豐富產品種類穩定和擴大市場占有率。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目標力爭35億元。
在業內看來,隨著國家醫保控費、帶量采購、一致性評價等政策的持續推進,國內醫藥行業的下行壓力仍舊很大,但藥企創新的步伐并未停止。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1~12月我國醫藥
制造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醫藥
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8.4%,可見市場熱度之高。隨著醫藥制造業投資的新一輪增長,將給制藥裝備行業帶來發展機遇。
對于藥機企業而言,新形勢下在抓住國內市場機遇的同時,通過大力實施國際化戰略,加快國際化進程,有利于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擴大話語權,在國際競爭中搶占制高點,提升國產藥機的競爭實力,同時也有利于提升國產藥機產品的品質、員工素質,獲得更多的海外發展新機遇、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