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陽江立足省委賦予的“兩個定位”,打好“戰疫情、穩運行、上項目、促轉型”組合拳,加快推動合金材料、風電、五金刀剪、能源、食品加工、服裝鞋帽等產業集群式、全產業鏈發展,工業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面對疫情考驗和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全市規上工業增長數據
表現持續向好
去年,全市實現規上工業
增加值414.38億元,增長17.0%
增速連續10個月居全省第1位
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4月,我市規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66.17億元,同比增長42.0%,增速居全省第1位,比2019年1-4月增長62.0%,兩年平均增長27.3%,增速居全省第1位。
增長背后:
多家大型企業投產達產,推動規上工業規模迅速擴容
增速第一、領跑全省
陽江規上工業快速發展的秘訣何在?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給出這樣一份答卷
2019年以來,隨著廣青壓延、宏旺冷軋、甬金冷軋、新興鑄管、明陽新能源、陽江核電5、6號機組、海濱電力5、6號機組、廚邦等產值超10億元乃至超百億元的項目正式投產、達產,各條產業鏈不斷延伸完善,促進集群效應顯現,全市工業增加值增速逐漸開始領跑全省,其中2019年-2020年增速連續8個季度居全省第1位。
今年1-4月,我市工業經濟持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全市28個工業行業實現正增長,合金材料、電力能源、風電裝備制造、五金刀剪、食品(水產品)加工、服裝鞋帽產業成為拉動工業增長的主要行業。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有關負責人進一步分析,從產業結構來看,近年拉動我市規上工業快速發展的主要是合金材料、電力能源、食品(水產品)加工、五金刀剪、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服裝鞋帽產業。如今年1-4月,規上合金材料、電力能源產業增加值約占全市的71%。從重點企業來看,隨著國內新冠疫苗接種速度加快,國內經濟復蘇勢頭明顯,“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帶動內需增長,我市重點工業企業發展持續向好。如今年1-4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前20名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8%,拉動工業增長約35個百分點。
政策環境:
準確定位出臺政策,集中資源打造完整產業鏈
陽江規上工業發展提速
離不開良好的政策環境支撐
我市圍繞“打造沿海經濟帶的重要戰略支點、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濱海城市”戰略定位,搶抓“灣+區+帶”協同聯動機遇,突出“向海發展”“工業立市”,集中優勢資源“育產業、調結構、促轉型”,形成了以合金材料、風電全產業鏈為支撐,食品、能源、五金刀剪、服裝鞋帽為特色的“2+4”現代產業體系。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局重點抓政策機遇,強產業導向;抓龍頭企業,強產業鏈條;抓轉型升級,強產業動能;抓科技創新,強產業支撐;抓平臺建設,強產業集聚;抓要素供給,強產業支撐;同時重點推進惠企政策宣傳落實,多措并舉降低企業成本,在疫情環境下穩定工業企業生產,推動我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我市先后制定了《陽江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規劃》《陽江高端不銹鋼產業基地發展規劃》《廣東(陽江)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基地發展規劃研究》,出臺了《陽江市扶持重點產業發展暫行辦法》《關于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合金材料產業方面,引進了廣青科技、青山鎳業、翌川科技三大鎳合金龍頭企業筑牢行業地位,積極推動廣青熱軋、宏旺冷軋、甬金冷軋、開寶不銹鋼精加工等中下游產業發展,形成從冶煉、熱軋、冷軋、精煉到深加工的全產業鏈,陽江已成為華南地區重要基礎原材料生產基地、國內最大的高端不銹鋼生產集聚區之一。風電產業方面,引入明陽智能、金風科技、龍馬鑄造、粵水電等一批龍頭企業,有效帶動引進一批配套企業,如國家海上風電裝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東鑒衡)正式運轉,產業鏈涵蓋從整機到葉片、塔筒、海底電纜等核心零部件的生產制造,成為全國產業鏈最完整、配套最齊全、規模最大的風電產業集群。食品產業方面,“中國調味品之都”“中國香谷”落戶陽江,先后引進了世界500強的卡夫亨氏和國內調味品行業前十的美味鮮、廚邦等一批國內外知名龍頭企業,建成涵蓋食品加工、包裝、現代物流、檢驗檢測等生產環節的產業鏈,生產規模居全國第一。
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企業,我市分類施策開展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推動6家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標桿示范、200多家企業上云上平臺,制造業企業智能化、數字化水平顯著提升。同時,陽江高新區創建國家高新區加快推進,海上風電、合金材料兩大省實驗室投入使用,國家高性能新型鎳合金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加快建設,廣東省科學院陽江產業技術研究院正在籌備。“十三五”期間,推動711家次企業開展技術改造。一大批科技成果競相呈現。我市產業園區化發展優勢明顯,2020年省級園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2.4%,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約54.7%。近3年對制造業從業人員進行培訓超5萬人次,引進了200余名高層次人才落戶我市。
未來重點:
依托“五大抓手”,力促企業項目加快達產滿產
站在“十四五”的時代新起點上
我市工業發展藍圖已然繪就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將重點依托“五大抓手”:抓項目、促投資;抓園區、促發展;抓產業、促集聚;抓服務、促提升;抓5G、促轉型。貫徹落實省“重大制造業項目政策”和“制造業投資十條”等政策文件要求,緊盯重點項目建設進度,抓好需協調事項跟蹤落實,力促企業項目加快達產滿產。
具體而言,將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園區配套。提升園區發展空間,加快擴園步伐。加強要素保障,研究重點項目優先配置環境、土地、能耗等要素指標的長效機制,破解園區發展瓶頸。加強產業規劃引領,加快完成我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貫徹落實“鏈長制”,加快出臺我市“鏈長制”工作實施方案,建立我市戰略性產業集群“五個一”工作體系。
圍繞我市列入省戰略性產業集群范圍的產業項目進行靶向招商,謀劃發展家電、機械制造、醫療器械和藥品制造、精細化工、日常化工品等快速消費品產業項目,努力培育提升一批百億級產業集群,包括緊固件、數控機床等重點發展行業。落實減稅降費和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政策措施,繼續開展企業集中服務月等系列活動。加強分類指導和服務,落實各類優惠扶持政策,推動中小微企業加速增資擴產。加快信息化建設,推動數字化轉型發展,打造具有示范引領效應的五金刀剪產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應用場景。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