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關于“躺平”的話題引起了網友們廣泛的熱議。由于房價、物價飛漲,加上內卷嚴重,國內的社會環境日趨嚴峻,生活壓力也愈來愈重,導致許多年輕人更加希望“躺平”。
但對于藥機行業而言,當越來越多的外資廠商進入國內藥機市場,帶動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國產藥機別急著“躺平”,在未來,或能夠開創一個新的時代。
2020年以來,受疫情影響,不少進口設備因交付時間長無法短期實現量產,藥企紛紛轉向購買國產藥機,這給國產藥機設備尤其是疫苗生產設備帶來了機遇,訂單量增長明顯。例如楚天科技2021年一季報顯示,其原液設備、洗烘灌封聯動線、智能檢測設備、后包裝線等疫苗設備以優異的運行性能獲得了客戶和市場認可,公司整體訂單大幅增長。疊加藥企應急設備的調試進度加快,交付調試設備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致使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大幅增長,一季度實現營收11.39億元,同比增長131.28%;凈利1.05億,扭虧為盈。公司近日還在調研活動信息表中公告,目前公司已供應了超10億元疫苗生產
裝備給客戶,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公司在手訂單約50億元。
與此同時,國產藥機企業的海外收入也在增長。例如東富龍在互動平臺上表示,2020年度,公司海外收入占比 20%左右,公司已有超 10,000 臺制藥設備、藥品制造系統服務于全球 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千家全球制藥企業;楚天科技2020年度報告顯示,公司海外業績實現穩中有升,國外營收同比增長6.63%。其中,ROMACO公司全年實現凈利潤7372.26萬元,以133.73%的完成率超額達成業績目標。
可以說,當前國內藥機行業正迎來新的機遇,加快替代進口的步伐。與進口設備相比,國產藥機價格一般更便宜,交貨周期更短,且維修成本低,當設備出現問題時,國內供應商往往能夠及時迅速地作出反應和處理方案。另外,相對于進口廠商而言,國產企業往往更了解國內的醫藥新政策、新法規,可以更迅速地結合政策作出應對措施、改進方向,這些是不少進口設備廠商所不具備的。
但也需要看到,進口藥機技術水平高,穩定性強,使用壽命長,而國產藥機的部分核心技術、零部件至今依賴于進口。在國內的藥機市場上,中低端領域雖然基本已經被國產藥機企業拿下,但在領域,仍由進口設備廠商占據主要市場份額,國產藥機設備廠商數量少、產品也少。
國產藥機企業不想“躺平”,就應該直面挑戰,勇敢攻關核心技術難題,打造具備自主創新能力的高品質國產設備,打破“國外月亮比國內圓”的刻板印象,逐漸在市場挑戰進口品牌,加快國產替代進口的步伐,挖掘更大的市場空間。
就國內藥機市場的發展前景而言,隨著老齡化加劇,藥品需求增長,以及上游醫藥
制造業固定投資的增長,制藥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國內藥機行業仍將面臨巨大的需求。興業證券認為,伴隨上游醫藥行業回暖,中國制藥
裝備市場預計于2025年達到45.8億美金,復合增速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