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而糧食儲備又是“穩(wěn)定器”和“壓艙石”,確保l糧儲安全對于提高糧食品質,保障糧食安全,讓老百姓“吃得好”至關重要。如今,糧食儲藏正邁向智能化時代,現代化的儲糧設施設備、智能化糧庫管理系統(tǒng)……現代化“智慧糧倉”將為廣大人民群眾守好“放心糧”、守好“米袋子”,有力地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民以食為天,糧油是人們餐桌上不可少的產品,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因此糧油安全也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據了解,在“十四五”規(guī)劃綱中,提到要把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規(guī)劃,并提出到2025年,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要超過6.5億噸。這是我國第一次把實施糧食安全戰(zhàn)略納入五年規(guī)劃。
今年作為“十四五”規(guī)劃的開局之年,守好糧食安全這道屏障十分關鍵。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fā)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在接受采訪時說,“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通過提高耕地的質量和農業(yè)科技水平,特別是提高種子技術來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不管何種情況下,只要我們有生產能力,就能守住糧食安全底線。
當然,糧食安全既要講數量又要重質量,要讓老百姓“吃得飽”還要“吃得好”?!俺缘煤谩钡姆绞?,是發(fā)展壯大糧食產業(yè),生產更多更優(yōu)質的糧油產品。糧食儲備是“穩(wěn)定器”和“壓艙石”,而在儲糧環(huán)節(jié),確保糧食貯藏安全對于提高糧食品質,保障糧食安全,讓老百姓“吃得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那么,如何確保糧食儲藏安全呢?據悉,河南省積極推進高標準糧倉、綠色倉儲設施等建設,并建立興隆國家糧食儲備庫智能化倉儲設施。截至2020年年底,該省擁有氣調儲糧設施、低溫準低溫儲糧倉、智能化管理平臺,實現了動態(tài)遠程監(jiān)管、糧庫在線監(jiān)控,確保庫存糧食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有效提高糧食應急保障能力。
近日,北方一糧油食品加工基地建成投用,將有力保障北方糧食安全、穩(wěn)定居民糧食供應。筆者了解到,該糧油項目采用現代化的儲糧設施設備,先進科技的儲糧技術和智能化糧庫管理系統(tǒng),能夠實時對糧情變化趨勢進行智能預測和預警,倉內溫度一旦高于25℃,測溫探頭就會發(fā)出報警信號,可以及時對糧食進行倒倉處理,確保糧食安全保鮮,有效延緩糧食品質劣變,減少損耗,實現科技儲糧、綠色鎖鮮。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守好“三農”壓艙石,保障糧食安全是重中之中。而“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是非常大的民生,保障人人有飯吃是糧食安全的根本。在保障糧食安全中,智能化儲糧管理系統(tǒng)發(fā)揮著越來越重的作用,不僅實現了動態(tài)遠程監(jiān)管、糧庫在線監(jiān)控,一鍵操作完成智能通風,開啟氮氣儲糧系統(tǒng)和環(huán)流熏蒸系統(tǒng),抑制并殺死害蟲,而且可以及時對糧食進行倒倉處理,實現科技儲糧、綠色鎖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