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制藥技術的不斷成熟,藥品生產企業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大,需要不斷提高生產效率,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步伐。而實現生產效率的提升,就需要自動控制技術在生產設備中的應用。
可以發現,在我國現代藥企的制藥車間內,包括干/濕法制粒機、旋轉式壓片機等一系列自動化制藥設備正逐漸代替人工,大大降低了勞動成本,減少人工失誤率,同時也提高生產率,幫助企業提升競爭力,避免被時代所淘汰。
但還需要看到的是,雖然部分自動化設備已經逐漸走進藥廠并且進行藥品的自動化生產,但如何實現制藥設備的自動化管理,保證設備穩定可靠運行,是制藥設備制造企業面臨的新課題。
相較于傳統的制藥設備而言,自動化設備效率更高,需要的勞動力更少,用工成本也更低,但同時對操作者的要求包括管理要求也更高,傳統的設備檢查、設備保養、設備維修等設備管理方法已經不能滿足自動化設備管理的需求。業內認為,實現制藥設備的自動化、高效化生產,技術的改造與升級離不開工業物聯網技術的輔助。
所謂工業物聯網,是將具有感知、監控能力的各類采集、控制傳感器或控制器,以及移動通信、智能分析等技術不斷融入到工業生產過程各個環節,從而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和資源消耗,實現將傳統工業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階段。
據了解,目前我國制藥企業中應用較為廣泛的自動化技術為PLC 技術,也就是可編程控制器,這種技術不但能對模擬量進行調控,還可以控制開關量,便于工作人員對其進行操作。PLC 技術對藥企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制藥領域,PLC 技術可以應用于配藥設備中,通過預先在系統中設置好藥物配方,配藥設備便可以根據配方自動進行取藥、發藥和封裝,減少勞動力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配藥效率。另外,該技術也在包衣設備、藥品灌裝和包裝設備中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
通過工業物聯網,制藥設備一方面可以實現數據的采集,推動產品的升級換代;另一方面,也可以進行設備的遠程監控與調試,提升設備管理效率,降低設備人工維護的成本,并為用戶帶來更好的服務。
根據有關部門預測,到2028年,全球工業物聯網市場預計將接近11194億美元,從2021年到2028年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將增長17%,可見市場前景廣闊。但值得一提的是,工業物聯網尚且缺乏標準化,另外數據安全等也是業內擔心的一大問題,只有解決這些瓶頸,才能進一步推動制藥設備行業的發展。
另外,有行業人士指出,在新形勢下,制藥
裝備企業還需進一步增強設備信息上傳下達和網通互聯功能,實現制藥生產全過程自動化與柔性化批控制和批管理等,以形成具有網絡通信功能、自感知能力、分析推理決策與執行能力、自適應與優化能力等特征的智能化制藥
裝備,幫助實現制藥設備自動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