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藥品安全監督局,都發布了藥企因銷售不合格藥品而被罰的通報。如湖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在日前通報了有5家企業,因銷售不合格藥品被行政處罰。具體來看,這5家藥企被處罰的原因分別是:檢驗項目【性狀】、【檢查】項下裝量差異不符合規定,檢驗項目【檢查】項下“土大黃苷”不符合規定。
除此之外,江西省樟樹藥品監督管理局在昨日也公開了對江西某藥企經營劣藥的行政處罰。公告顯示,該公司經營的“小通草”不符合中國藥典規定,被處沒收違法所得5267.75元。
業內認為,從近期假劣藥品頻頻被罰來看,在新版藥品管理法之下,行業對藥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正不斷加嚴,同時違法成本也有了進一步提高。事實上,為了提高制藥質量,除了新版藥品管理法外,我國已出臺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但是制藥質量要想得到真正的提高,關鍵還在制藥企業和制藥設備企業。
縱使政策再多再有利,制藥企業研發進度跟不上,制藥設備無法滿足制藥生產需求,那么一切還是無稽之談。對此,業內認為,制藥以及制藥設備企業需要不斷加大研發的投入,才能從源頭上解決藥品質量問題?,F階段,國內制藥企業其實已經普遍認識到《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管理的重要性,并已開始廣泛使用該管理模式。制藥企業實行GMP管理,正從人員、材料、設備、質量把控等方面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制藥設備往往與藥品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沒有好的制藥設備,企業自然無法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因此,制藥企業在加大研發投入,規范化生產的同時,也還要及時加強對設備的更新換代。據了解,目前為了滿足制藥企業設備的升級,制藥設備企業同樣已經開始加大研發投入,不斷進行創新升級,來為藥品質量安全提供更好的設備保障。
據了解,為了制藥設備能更好地滿足藥品生產的需要,眾多企業已經開始積極參與到行業的產學研發中,在優化制藥工藝道路上不斷加速探索,并將其技術理念轉化應用到產品中。例如,某干燥設備企業就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提高中藥烘干效率和節能效果,以及產品烘干品質。目前,該公司干燥設備除了在國內備受青睞外,還已出口到印度、馬來西亞、德國、日本等國家。
另外,中藥產品一直是藥品質量不合格的重災區,有企業為加快推動包括制藥智能化等中藥制造領域的現代化發展。就選擇了通過推進包括中藥智能制造在內的醫藥工業4.0、醫藥智能制造,并與高校院所展開校企合作,來更好的服務廣大中藥企業。
除了要不斷提高制藥設備的創新升級外,業內認為,制藥企業還需要提高微生物檢測的規范化,掌握標準菌種純度與特性確認和控制菌的鑒定方法,熟悉微生物鑒定的程序。尤其在微生物檢測方面,應提升微生物檢測技術能力,為藥品質量再加一把“安全鎖”。
總的來說,國內制藥設備市場上的設備種類繁多,規格齊全,基本已能夠滿足制藥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藥品生產需求。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隨著現代制藥工程技術的應用及新學科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提升了制藥
裝備水平,能夠更好的滿足藥企高質量生產需求。但要注意的是,我國不少制藥
裝備在當前與國外相比仍處于較低的水平,市場上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