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在山東煙臺召開的2021中國化工園區與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化工園區工作委員會發布了2021化工園區30強和潛力10強名單。
2021化工園區30強中,上海化學工業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并列第一,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位居第二,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排名第三。
從省市分布來看,江蘇上榜數量居首有9家,浙江、山東各有5家,廣東、福建各有3家,河北2家,上海、寧夏、廣西、遼寧各有1家。
根據石化聯合會園區委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重點化工園區或以石油和化工為主導產業的工業園區共有616家,其中國家級園區48家 。產值超過千億的超大型園區有17家,500億-1000億的大型園區35家,100億-500億的中型園區219家,產值小于100億的小型園區345家。超大型和大型園區產值占比超過化工園區總產值的50%,規模效益十分明顯。
2021化工園區競爭力30強名單
數據顯示,化工園區30強在去年實現石化銷售收入總量2.72萬億,占全國石化產業銷售收入的24.6%;實現石化利潤總額1866.2億元,占全國石化利潤總額的36.2%。累計到2020年末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7567.4億元,其中2020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429億元。“30強”行業影響力和示范引領作用日趨凸顯,已經成為業界對化工園區的綜合實力、規范發展等方面的重要參考,對全國化工園區的示范引領作用明顯增強。
各單項排名如下:
經濟總量(產量)前5名: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淄博齊魯化學工業區、東營港經濟開發區
石化利潤總額前5名:上海化學工業經濟技術開發區、江蘇省泰興經濟開發區、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
累計固定資產投資前5名: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江蘇省泰興經濟開發區、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單位面積產值前5名: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上海化學工業經濟技術開發區、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揚州化學工業園區
石化利潤率前5名:煙臺化學工業園、上海化學工業經濟技術開發區、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江蘇省泰興經濟開發區、江蘇高科技氟化學工業園
投資強度前5名: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揚州化學工業園區、寧波大榭開發區、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連云港徐圩新區
此外,還同步公布的“2021潛力10強園區”,這些化工園區通過規劃大項目、完善配套設施等在未來具有較強發展潛力。
2021潛力10強園區名單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