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經過漫長的“奔火”和環繞火星的旅途后,我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攜“祝融號”確認成功降落火星,著陸地點位于火星北半球的烏托邦平原,著陸器上搭載的是我國“祝融”號首輛火星車。
據悉,5月15日,天問一號任務著陸巡視器成功軟著陸于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后,火星車建立了對地通信。5月17日,環繞器實施第四次近火制動,進入中繼通信軌道,為火星車建立穩定的中繼通信鏈路,陸續傳回圖像數據。目前,火星車正在開展駛離著陸平臺的準備工作,將擇機駛上火星表面,開始巡視探測。
5月22日,“祝融號”火星車成功駛離著陸平臺,正式開展巡視探測。據了解,天問一號由三部分組成:軌道器、著陸器、巡視器。這其中著陸器并不負責攜帶儀器。而在軌道器與巡視器上面,總共攜帶了13部儀器。
其中,7種儀器在火星上空的軌道器上,他們分別是中分辨率相機、高分辨率相機、次表層探測雷達、火星礦物光譜探測儀、火星磁強計、火星離子與中性粒子分析儀、火星能量粒子分析儀。另外分布在巡視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祝融號”火星車上,為了完成巡視探測科學任務,火星車配置了地形相機、多光譜相機、次表層探測雷達、火星表面成分探測儀、火星表面磁場探測儀、火星氣象測量儀共6臺科學儀器。
通過這十三臺儀器,天問一號雖然是中國第一次成功入軌的火星探測器,攜帶的儀器設備還是挺完善的,開啟火星科學研究的新篇章。在中國人探究宇宙奧秘的路上,眾多科學儀器儀表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發展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