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守護健康,服務人民美好生活的過程中,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始終堅持把創新理念和方法融入服務中,不斷服務于經濟發展新形勢、社會發展新任務、人民群眾新期盼,持續厚積能力和經驗應對人民生活健康挑戰。
標準物質:用一把嚴格的“標尺”守護我們的健康
日前,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研制成功的六種塑化劑類國家二級標準物質、四種重金屬類國家二級標準物質,可用于我省食品安全檢測中塑化劑和重金屬含量檢測結果的驗證。
近年來,隨著現代測試技術及測量儀器行業的迅速發展,各類計量器具和檢測方法被廣泛應用。其中,涉及到人民健康的食品安全、環境相關的檢測備受關注,這里面就需要用到“化學砝碼”——標準物質。
在省計量院,就有這樣一群專業的計量人,在對標準物質進行研究默默守護我們的健康。
所謂標準物質,就是化學分析和成分測量過程中量值傳遞的載體,好比是確?;瘜W測量結果精準的一把“標尺”,浙江省計量院標準物質創新團隊相關負責人張輝博士這樣形容。“打個比方來說,我們去菜市場買菜,稱重數值到底是1斤還是半斤,這取決于稱重用的秤到底準不準,那如何去判定秤的準確性呢?這時就需要用到標準砝碼來判斷。那么在化學界,標準物質就是這個‘標準砝碼’?!?br />
在全國范圍內,浙江在標準物質的研發方面處于靠前水平。多年來,省計量院一直致力于標準物質的探索研究,目前獲批國家二級有證標準物質48項,涵蓋了化學儀器檢定校準用標準物質、環境監測領域標準物質、食品安全領域標準物質等,填補省內這些領域相關標準物質的空白。它們被廣泛用于日常檢定校準、企業儀器量值溯源、檢測方法及人員能力的驗證。
而事實上,食品安全的保障也是建立在測量數據準確有效的基礎之上的,其中食品分析標準物質是保障食品安全檢測結果準確性、一致性及量值溯源性的關鍵。為什么說關鍵呢,因為此類標準物質一旦缺乏,會導致實驗室內部缺乏質量控制,實驗室之間的測量缺乏可比性,帶來大量無效測量和重復測量,不僅會對我省外貿易帶來巨大損失,還會對廣大消費者的健康和生命帶來巨大危害。很多人提到食品安全就會聯想到重金屬超標、塑化劑等問題,而這些物質含量的準確檢測,首先就離不了儀器、方法和檢測能力的量值溯源。
這些看似普通的標準物質,其研究也絕非易事。在實驗室里,許多不同種類的標準物質都在各自的領域里發揮著它的用處。其中與食品安全、環境相關的標準物質都有其保存環境的要求,首先必須陰涼避光,防止光照導致化學物質分解,其次對于易揮發、不穩定的標準物質,必須在冰箱冷藏等。
據張輝介紹,一項標準物質從立項研究到通過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審批,少則一兩年,多則數年。從了解問題發現需求,到進行檢測、研究,每一項都需要不同的時間。比如對食品塑化劑的配制中,對塑化劑定值方法的研究很關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標值準確,要考察產品的不確定度、均勻性和穩定性?!懊恳豁棙宋锏那捌谘兄浦辽僖荒甓嗟闹芷?,不但需要進行研制原料的調研和定值方法的摸索,還需要一至兩年的穩定性考察時間。此外,研制過程完成后,需上報全國標物管理委員會、參加現場評審答辯會,由評審專家們嚴格評審、慎重把關,有時候需要我們反復修改完善直至達到評審專家要求后方可通過。所以從前期研制到申報取證的整個周期就會比較長?!彼f。
能夠根據社會需求研制出不同的標準物質,滿足人民對健康的需求,這也得益于省計量院為創新團隊營造的創新發展環境與政策支持。
“十三五”期間,圍繞重點學科建設和產業服務需求,省計量院大力開展*創新團隊建設,成功打造八支人才集聚、學科互補的科技創新團隊,出臺專項管理制度,實行團隊帶頭人負責制,從人員配置、收入分配、項目建設等各方面給予傾斜和支持;并對團隊在人員、場地、設備、科研經費等方面都給與了大力的支持和培養,為標準物質創新團隊的研發工作提供了良好平臺。
為使命而往,為美好而來。以提高計量供給體系質量為主攻方向,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計量支撐保障,一直是省計量院的使命宗旨,而廣大的健康人民,就是計量服務的直接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