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環境監測是海洋環境保護的“哨兵”和“耳目”,是關系到海洋環境保護事業健康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是防止和消除海洋環境污染,較少損害的重要手段。
2021年5月19日12時03分,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制的海洋二號D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該星將與2018年發射的海洋二號B星、2020年發射的海洋二號C星在軌組網,建成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
隨著三星組網,全球海洋監測的覆蓋能力達80%以上,海洋監測的效率和精度大幅提升,達到先進水平,將高效服務于我國海洋防災減災、海上交通、發展海洋經濟等工作。
海洋二號系列衛星裝載雷達高度計,可以獲取有效波高、大洋環流、全球海浪等數據。該設備與校正輻射計配合工作,能夠及時獲取全球海洋有效波高信息,精度達到0.5米,可以有效監測、預測災害性海浪,觀測精度高。
除了測量有效波高之外,海洋二號系列衛星裝載雷達高度計還可以精準地完成全球海面高度的測量。據衛星設計師介紹,海洋二號D星海面高度測量精度優于5cm,已達先進水平,將為全球性氣候研究提供數據支撐。
此外,海洋二號系列衛星均裝載微波輻射計,可用于海面溫度測量,輔之以雷達高度計,可識別出大洋中的鋒面和中尺度渦,為探測大洋漁場分布情況等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
我國2011年發射的海洋二號A星具備了穩定的海平面變化監測能力,隨著海洋二號B星、海洋二號C星、海洋二號D星的發射實現了接續觀測,為全球海平面觀測貢獻了高質量的測高數據,海洋二號系列衛星納入全球海平面的觀測應用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