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
制造業正在不斷向好發展。有數據統計顯示,2021年一季度,我國
裝備制造業在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下,增加值同比已增長9.9%。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以來我國制造業的傳統生產模式也開始日益受到挑戰。業內認為,在此背景下,行業數字化轉型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將愈加凸顯。尤其2021年,在客戶需求個性化、出口訂單迅速增長、產能過剩等多種因素影響下,中國制造企業需要進一步加大對數字化轉型的投資力度。
那作為制造業重要組成部分,制藥
裝備行業在中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加速的背景下,又會受到哪些影響,將如何發展呢?業內分析認為,作為制造業重要組成部分,制藥設備產業急速數字化轉型其實也已迫在眉睫。據了解,2020年以來,各大藥企在數字化建設方面的投入力度都在加大。2019年數字化相關費用占產品總投入費用在10%以上的藥企占比為23%,而在2020年3月此占比就已達到了40%。
從以上數據其實可以看出,在醫改政策持續出臺,市場競爭愈加激烈的背景下,藥企加大數字化建設,加速數字化轉型也正在成為業內常態。而作為與制藥產業息息相關的制藥設備產業,自然也需要配合其共同發展。實際上,近年來制藥設備產業的數字化發展也已有不少政策的支持。
如前不久,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起草的《“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就提出,到202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基本普及數字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初步實現智能轉型。到203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普及數字化,骨干企業基本實現智能轉型。除此之外,《中國制造2025》也提出,要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把智能制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推動我國制造模式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
目前,在相關政策的不斷推進下,國內有不少制藥設備企業都已經積極投入到加速數字化升級改造工作中。例如,某制藥設備企業就在利用數字化層析系統,縮短制藥設備硬件的制造周期,創建、儲存、調用成熟的配方工藝,確保藥品工藝的穩定性和重現性,讓制藥設備的設計與制造更加標準化和模塊化。
還有制藥設備企業選擇深耕制藥裝備的智能制造,通過收購和建立子公司,來打造“智能智慧醫藥工廠”,加快邁入“醫藥工業 4.0 時代”。其中,在數字化方面, 隨著生產過程數據的真實性要求越來越嚴格,該公司一手抓硬件,一手抓軟件產品,已可以即時在線對藥品的生產制造和流通消費進行自動監控,并可以自動生成不可篡改的數據,實現自動讀取數據、將數據存儲到云端,避免出現延時、死角和盲區等情況。
另外,有企業則致力于為藥企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包括從前期概念設計到后期項目實施、現場安裝調試、驗證服務一體化的全生命周期的項目服務。其中,該企業針對口服液制劑生產研發的智能口服制劑整體解決方案,就由數字化提取車間、自動化制劑車間、機器人包裝車間、原輔料立體倉庫與物流系統、信息化與數據中心5大核心功能模塊組成,通過工業互聯網,以及高效節能的工藝裝備系統與機器人產線,已能實現從提取到產品包裝全工藝過程互聯互通與高效協同。
從整體來說,制藥裝備行業急速數字化轉型已成趨勢。業內認為,制藥設備企業通過不斷數字化轉型,一方面有將利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企業成本,另一方面也將更好的保障藥品質量安全,助推整個醫藥產業更好、更高質量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