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智慧城市建設,智能計量儀器是不能不談的一個深度話題。就燃氣行業,每百度詞匯“智能燃氣表”,新聞雖五花八門,但都是行業內老生常談的一些事兒。
小編印象中,曾有報道:某小區用戶家中多年一直使用的是IC智能預付費燃氣表,該用戶每個季度會按照家中日常用氣量去提前購買足量的燃氣量。就在前陣子,家中燃氣表突然故障,燃氣公司工作人員上門檢查后進行新表置換。這個燃氣表使用時間較長,換新表這本身是件好事,但卻未料想新表顯示竟然欠費足足數千,這下可震驚了業主。這究竟是什么情況?
后來才知道,原來舊表中,電子閥出現了故障,而機械部分仍處于正常狀態,也就是說即便電子閥故障,機械表還是正常工作。所以這多出來的部分其實是在電子閥故障之后,用戶所使用的燃氣量價格。也就是原本的預付款突然變成了傳統的后買單。
智能燃氣表怎么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用戶抱怨,以往預付卡燃氣表氣量不足就會自動關閥,而這次竟然時隔如此之久才發現。燃氣公司就應該有義務提醒用戶。燃氣公司也表示很冤,燃氣表安裝在各家,又如何能知道該表產生了故障?用戶應該有這個意識去觀察燃氣表的問題所在。
于燃氣公司,定期的上門對燃氣表進行質檢是不可忽略的至關點,并對用戶進行用氣、燃氣表使用知識進行普及。例如:IC智能燃氣表一般會顯示兩類數據,一種是上排的滾動使用數據,一種是下排顯示屏中剩余數據,兩者加和的數據便是用戶購氣量。一旦這個數據有所異常,就需要立即聯系燃氣公司上門維修。
然而這樣的操作對于用戶而言實在是有些麻煩,如果家中無人,那么燃氣表的故障不能及時被用戶或燃氣公司及時發現,造成的危險結果、經濟損失誰來承擔?此刻具備24小時遠程監控以及數據遠傳功能系統的技術革新就顯得刻不容緩。NB-IoT技術是這場變革中的關鍵,其NB-IoT物聯網燃氣表作為后起之秀在燃氣計量領域亦是發揮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自2017年至今,NB-IoT技術已經歷了四年多的發展。尤其在2020年5月,工信部發文件提出2G/3G遷移轉網,同時推動存量2G/3G物聯網業務向NB-IoT/4G(Cat.1)/5G網絡遷移,也給整個NB-IoT乃至物聯網行業的蓬勃發展打了一副強心劑。
就在今年4月22日,以“智繪新物聯·共贏新機遇”為主題的NB-IoT國產化物聯網方案技術發展高峰論壇在上海拉開帷幕,會中:
5G物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解運洲表示:NB-IoT等低功耗廣域網技術將主宰未來5到10年的蜂窩物聯網發展趨勢,其中NB-IoT新增連接數在2021年將達到1億。
芯翼信息科技高級市場總監祁衛他認為:NB-IoT終端芯片除了跟隨3GPP技術演進外,未來還可以朝著三個方向不斷融合發展:
NB-IoT與更多連接技術的融合
NB-IoT與AI的融合
NB-IoT與更多器件的融合
會上,金卡智能集團市場部副總監馬立波談到:城燃企業需要進行智能化和信息化升級,以及業務的數字化轉型,從精細化管理、城鄉一體化建設和產業升級等方向進行突圍。同時他預計道:2021年我國NB-IoT智能燃氣表市場將達到3000萬臺規模。
這些行業大咖的紛紛亮相發言,表明了NB-IoT技術的不斷成熟與融合發展,不僅潤物細無聲的為生活日常帶來便利,更是推速實現燃氣領域的能源管理、為燃氣資源管理降本增效的關鍵。
盡管目前來講,我國燃氣表市場市場仍存在通信覆蓋不足、網絡容量有限、終端能耗高等問題,但隨著國家政策的鼓勵以及B端客戶的發力推廣,與此同時終端用戶的應用意愿愈發強烈,伴隨而來的智能燃氣表市場也將面臨更多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