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是自動控制機器的俗稱,自動控制機器包括一切模擬人類行為或思想與模擬其他生物的機械(如機器狗,機器貓等)。狹義上對機器人的定義還有很多分類法及爭議,有些電腦程序甚至也被稱為機器人。在當代工業中,機器人指能自動執行任務的人造機器裝置,用以取代或協助人類工作。
近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混合機器人小組的研究人員,最近發明了一種帶皮帶的四足機器人,可以充當導盲犬的角色。他們已經就這種“導盲犬”機器人在arXiv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它可以幫助人類安全地在室內環境中導航,而不會撞到物體、墻壁和其他障礙物。
電子“導盲犬” 激光雷達來感應
激光雷達是以發射激光束探測目標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達系統。從工作原理上講,與微波雷達沒有根本的區別:向目標發射探測信號(激光束),然后將接收到的從目標反射回來的信號(目標回波)與發射信號進行比較,作適當處理后,就可獲得目標的有關信息,如目標距離、方位、高度、速度、姿態、甚至形狀等參數,從而對飛機、導彈等目標進行探測、跟蹤和識別。
工作在紅外和可見光波段的,以激光為工作光束的雷達稱為激光雷達。它由激光發射機、光學接收機、轉臺和信息處理系統等組成,激光器將電脈沖變成光脈沖發射出去,光接收機再把從目標反射回來的光脈沖還原成電脈沖,送到顯示器。
此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導盲犬是基于一個小四肢行走的機器人,配備了2D激光雷達感應環境,框架上的攝像頭來追蹤其主人的位置,一條柔性的牽引帶以及一個感知牽引力的壓力傳感器則可以指導人們停下或繼續前進。
電子“導盲犬”要應用 傳感器少不了
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而電子“導盲犬”要應用,傳感器可是少不了的。
據了解,機器人導盲犬必須引導一個蒙著眼睛的人到一個特定的位置,同時避免事故和與附近障礙物的碰撞。研究人員將機器人導盲犬,帶有集成的傳感器套件和路徑規劃算法,因此最終可以幫助盲人安全地在混亂的室內環境中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