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出現,不但讓信息的傳播更加的快速,更讓世界的距離不斷被縮短,即便你身處中國江蘇興化也能很快地知道距離近2萬公里外阿根廷羅薩里奧的天氣(兩地相隔19996公里,曾被認為是地球上距離最遠的兩座城市)。而提到互聯網,有一樣的東西就不得不提——海底光纜。
海底光纜即海底通訊電纜,是一種鋪設在海底的用以設立國家內以及國家之間電信傳輸的設施。由于海水是一種屏蔽外界光磁波干擾的天然手段,因此海底電纜鋪設成功以后,可以在保持較高信噪比的同時,實現長時間的工作(海底光纜的設計壽命一般為25年)。
事實上海底光纜是一整套的系統,包括了岸上設備與水下設備兩大部分,而光纜本身,其實是其中重要且脆弱的部分。也正因為如此,海底光纜的維護檢修工作變得十分重要。但是,正因為海底光纜鋪設在海底,因此想要胡須海底光纜的運行數據并不容易,而就在最近,一款剛剛投入使用的裝置,化身海中“透視眼”,成功的幫助了工作人員完成了海底光纜的檢修工作。
根據新華社消息,4月20日,在浙江省舟山市魚山島海域,通過剛剛投入使用的磁矢量海纜故障檢測裝置,海纜檢修船成功獲取海底電纜運行數據。
據了解,磁矢量海纜故障檢測裝置與傳統檢測裝置相比,特點之一便是使用了矢量磁力儀。矢量磁力儀能夠實時檢測其與電纜的相對方位,幫助海纜檢修船修正測量路線,精準地尋找到海纜異常點。根據相關人員介紹,磁矢量海纜故障檢測裝置投入使用,能夠為尋找海纜故障點節省近一半的時間,能大幅提升海纜檢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