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幸福感、滿足感不僅折射在消費升級需求上,更通過與人們一日三餐密切相關的農貿市場改造體現出來,農貿市場干凈了、整潔了,消費的獲得感自然也有所不同。當然,更引人矚目的還有隨著武漢農貿市場中的智能快檢室建立起來,也為保障食品安全帶來了一道更為牢固的防線。
近年來,基于城市整體環境提升和城市化進程加快的需要,我國各地都在因地制宜的開展各種場所的改造工作,力求進一步提升城市的“顏值”和生活幸福感。從老舊小區改造到綠化環境改造,再到農貿市場改造,各項改造工作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連,也成為推動地方發展的重要助推力。
其中,農貿市場作為具有城市生活氣息的重要領地,不僅在農產品流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是城市建設中不可忽視的形象窗口,因而加快對人們固有印象中環境“臟亂差”的農貿市場治理,推動其向現代化、智慧化發展也成為當下文明城市建設中的重要部分。以武漢為例來看,自2019年底,武漢市正式啟動農貿市場(菜市場)標準化改造工作,計劃對全市425家農貿市場進行改造,實現“顏值”、“內涵”提升。
據了解,在武漢農貿市場(菜市場)標準化改造工作中,主要涉及到場地環境、設施設備、衛生狀況、商品管理、智慧化發展、共享化和智能服務等方面。現如今,隨著改造工作的深入推進,當地已經完成對318家農貿市場的改造,食品溯源體系、農藥殘留檢測室、通風系統、垃圾處理設備等新設施的引入為農貿市場帶來了更為干凈整潔的環境,以及更高程度的智慧化和信息化管理和交易溯源等等。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食以安為天”向來是人們在食品消費中格外關注的要點,在武漢農貿市場(菜市場)標準化改造工作中,加大蔬菜農殘快速檢測能力也是改造工作中的一項重要要求。據悉,目前武漢農貿市場周邊已經相繼建立起智能快檢室,在十余平方米的空間中涵蓋有清潔、前處理、樣品存放、檢測等具體的區域劃分。
而得益于食品快檢技術和食品快檢設備、快速檢測盒、快速檢測卡等不斷完善、功能性不斷增強,快檢室每天能夠根據需求完成對農貿市場食品的抽檢、復檢等工作,諸如農藥殘留檢測結果更是能在十分鐘左右生成,并實時投放到食品安全公示屏上,這也為守牢“菜籃子”安全、促進放心消費帶來了重要保障。
農貿市場環境變好、食品信息公開透明、食品安全信任度不斷提升正是如今武漢市農貿市場(菜市場)標準化改造工作進行后給人們留下的深刻印象。相信隨著老百姓幸福感不斷提升,也將更好的保障消費市場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