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在浙江省舟山市魚山島海域,通過剛剛投入使用的磁矢量海纜故障檢測裝置,海纜檢修船成功獲取海底電纜運行數據。該裝置就像是海纜運維人員的“眼睛”,能夠捕捉海底磁場信號,診斷海底電纜運行狀態,實現故障快速定位,提升舟山群島供電可靠性。
磁矢量海纜故障檢測裝置為長約1米的火箭狀設備,通過數據纜線與檢修船相連。當海纜檢修船在海面上拖動著該裝置航行時,水下的檢測裝置持續采集海底電纜發出的磁場信號,將電磁場數據回傳至電腦終端,并根據算法自動得出海纜電流數據及其位置信息,實現海纜精準定位。
磁力儀是測量磁場強度和方向的儀器的統稱。測量地磁場強度的磁力儀可分為絕對磁力儀和相對磁力儀兩類。主要用途是進行磁異常數據采集以及測定巖石磁參數,從20世紀至今,磁力儀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機械原理到現代電子技術的發展過程。
磁場是矢量場,具有大小和方向。從測量方式分,主要有兩種磁力儀。矢量磁力儀用來測量測量磁場分量,總場磁力儀(標量磁力儀)測量矢量場的大小。磁力儀根據磁偏角和磁傾角測量地球磁場并反映出各分量。絕對磁力儀測量磁場的絕對幅度或矢量,使用內部校準或傳感器的已知的物理參數。相對磁強計以一個固定的未校準的基準線為參照測量磁場的標量或矢量,通常又被稱為磁變儀。
主要技術指標
技術指標是反映儀器總體性能的技術參數,通常包括:靈敏度、精密度、準確度、穩定性、測程范圍等等。
靈敏度系指磁力儀反映地磁場強度最小變化的能力(敏感程度),有時也稱作分辨率。對于用數碼顯示器讀取磁場值的儀器(如質子磁力儀),在其讀數裝置上估讀的最小可辨別的變化,稱為顯示靈敏度(或讀數能力),如1nT/字,0.1nT/字等。由于儀器有一個噪聲水平問題,因此靈敏度與顯示靈敏度在概念上是有區別的。
精密度它是衡量儀器重復性的指標,系指儀器自身測定磁場所能達到的最小可靠值。由一組測定值與平均值的平方偏差表示。在儀器說明書中稱為自身重復精度。準確度系指儀器測定真值的能力,即與真值相比的總誤差。在磁法勘探工作中,通常把精密度與準確度不予區分,統稱為精度。
與傳統檢測裝置用線圈作為傳感器相比,磁矢量海纜故障檢測裝置的傳感器是矢量磁力儀,能夠實時顯示與電纜的相對方位,修正船只測量路線,相當于多了個“智能導航”。海纜打撈搶修,第一難在故障定位,廣闊的海域、復雜的海況以及水文變化給海纜打撈搶修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目前國際上海纜平均修復時長在42天左右,海纜故障定位往往要一周以上,利用磁矢量海纜故障檢測裝置,尋找海纜故障點能縮短一半左右的時間,大幅提升海纜檢修效率。
資料來源:百科、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