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市一幼兒園被曝給孩子吃腐爛果蔬(部分橘子有淺色霉菌,辣椒變質腐爛,馬鈴薯發芽變青)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于熱議。目前,涉事幼兒園園長已被停職。校園食品關系著廣大師生舌尖上的安全,尤其是幼兒園食品安全更是重中之重,一直以來備受家長們和有關部門的重視。
校園食品安全與廣大師生飲食健康休戚相關,而幼兒園的孩子們,是祖國的花朵,正處在發育長身體,食用腐爛、霉爛變質的果蔬、食品,將嚴重危害孩子們的身體健康。此次曝出的幼兒園食品安全事件,據說由于食品安全、衛生、抽檢等監管上存在“軟肋”,平時疏于對幼兒園的管理和監督檢查,才讓不法人員有可乘之機。
食品安全無小事,特別是幼兒園食品安全,更是重于泰山。那么,該如何織牢校園食品安全“防護網”,守護好孩子們的餐桌呢?對于校園管理者來說,要做好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以校(園)長為第一責任人的食品安全責任制度,以及蔬菜農藥的檢測及其他食品的相關檢測,嚴把食品原料進入關。
此外,還要建立健全食品驗收貯存制度,重點檢查食品是否變質(包括腐壞、霉變)、包裝是否損壞及保質期是否到期等情況,學校食堂餐食加工供應須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和規范使用食品添加劑,清洗餐具須在專用水池內進行以及定期對飲水設施設備、桶裝水飲水機和自備水進行消毒管理等,切實提高校園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作為校園食品安全監查的市場監管部門,更要強化校園食品安全專項突擊檢查和檢查頻次,包括突擊抽檢果蔬、肉類產品、食用油等,檢查食材采購與貯存、食品加工與食物留樣、場所餐具清洗與消毒等方面的情況,以免提前告知抽查給校園餐飲應付檢查而做好準備工作(如將原本“正大光明”地擺在明面上的問題產品藏起來等),有力地筑牢校園食品安全防線,切實保障廣大師生舌尖餐食安全。
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農貿市場、校園等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工作,食品安全形勢保持了穩中向好的積極態勢,2020年國家食品安全評價性抽檢合格率達到了99%。另外,我國食品檢測儀器不斷豐富,食品毒素、生物性污染、藥物殘留等快檢儀器的檢測速度、效率和準確度顯著提高,并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等新方向,為校園食品檢測提供設備支持。
不僅如此,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積極配備食品安全快檢車輛和配套食品檢測設備,并加快食品快檢車“上崗”執勤,因而有效地發揮檢測車便捷、靈活,不受地域限定,應急管理水準高,而且檢測速度快、精確度高等優勢。另外,也充分發揮食品安全監管的技術支撐作用,讓食品快檢車成為校園食品安全監和檢的“利器”,及時防控食品安全風險,為廣大師生創造安全放心的飲食消費環境。
校園食品安全是校園餐食的門檻和底線,是領導關心的重點、家長們關注的焦點、媒體關注的熱點。然而,食用腐爛、變質等果蔬、餐食,日積月累將會嚴重損害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因此,維護校園食品安全,夯實餐食安全“防火墻”,還需要校園、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家長們等多方齊心協力,合力守護孩子們餐桌飲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