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栗翹楚
12個室內展館、36萬平展出面積、1000家企業參展……4月19日,第十九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如期舉行。針對中國提出的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全球汽車品牌中的“老字號”“新勢力”競相推出新能源車型,發布各自戰略規劃以及技術創新等新舉措。
奧迪中國總裁安世豪表示:“中國是奧迪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場,銷量占奧迪全球約40%以上。奧迪正在采取切實手段,塑造中國業務的新發展格局。電動化已成為奧迪清晰的戰略聚焦點。”
早在2020年底,奧迪與長期合作伙伴中國一汽聯合宣布成立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并在長春建立全新的汽車生產基地,專門用于全新PPE技術平臺上的下一代電動車型的生產。據了解,該系列首批國產車型將于2024年下線。
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綠色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而中國市場已成為世界焦點。據工信部數據統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6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計推廣超550萬輛。
雷克薩斯相關負責人介紹,預計到2025年,旗下所有車型都將提供電氣化版本,電氣化車型的銷量占比也將超越傳統汽油動力車型;預計到2050年,雷克薩斯整個產品線計劃實現從原材料、零部件和整車的生產制造到整車物流、直至車輛的最終回收,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目標。此外,雷克薩斯逐步對現有經銷商店進行改造,攜手經銷商通過節能燈具導入、綠植墻、太陽能屋頂等綠色環保方式,促進雷克薩斯在全產業鏈的節能減排。
去年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已經給出相應發展時間表:即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力爭經過15年的持續努力,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規?;瘧?,有效促進節能減排水平和社會運行效率的提升。
綠色化和智能化已成為新一輪汽車產業革命的核心,與之對應的是,消費者的購車理念也在發生變化。筆者在上海車展上隨機采訪了數位參觀者發現,近六成消費者更青睞于新能源汽車,除性價比、外觀、性能等參數外,環保因素也成為年輕消費者的購車參考指標之一。
業界人士認為,與燃油車相比,電動汽車具有節能減排、使用成本低、維修保養方便、動力性、操控性好等優點,但產業仍處于發展階段,還存在整車成本偏高、充電不夠方便等問題。 在此背景下,除加大力度在核心技術上攻關,各汽車廠商也在不斷升級服務,拉近新能源汽車與用戶之間的距離。
比亞迪汽車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提升車主滿意度,我們相繼推出了24小時救援、上門取送車等、到店免費充電等服務。此外,線上各項工作逐步實現數字化轉型,APP直接連接用戶的需求,打造數字化的管理運營,加強用戶用車、購車的便利性?!?/span>
領跑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們計劃新增200家商超店及75個售后服務點,累計分別達到300家商超店及160個售后服務點。同時依托零跑用戶關系管理系統、智能網聯和大數據,與線上、移動、線下相互融合促進的OMO理念相結合,為用戶提供精準、個性化的服務體驗?!?/span>
業界人士認為,互聯網企業的服務生態,信息通訊行業的芯片軟件,先進制造產業的高效生產,和運營商的萬物互聯,正推動汽車產業的深度變革。隨著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出行、智能汽車的發展,汽車會變成最大的智能終端,未來的經濟格局和生活方式,社會企業的組織方式都會發生改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