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下午,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承擔的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重癥患者呼吸熱量代謝測量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科學島召開。
項目專家組由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大學、安徽中醫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腫瘤醫院、安徽省食品藥品審評認證中心等單位的8位專家組成,竺長安教授為專家組長。省科技廳社會發展科技處處長李靜、副處長秦岷,合肥研究院科研規劃處處長屈哲,智能所首席科學家孫怡寧、副所長馬祖長、運動健康中心主任楊先軍以及項目組主要成員等20余人參會。
“重癥患者呼吸熱量代謝測量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由智能所運動與健康信息技術中心牽頭負責,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合肥博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實施,項目實施周期三年。項目負責人馬祖長研究員從項目緊迫性、攻堅目標與技術對標、技術難點與實施方案、預期成果等幾個方面匯報了項目的整體情況。項目擬對攻克高精度、高頻響氧濃度傳感器和高精度、低壓損氣體流量傳感器核心關鍵技術,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能量代謝檢測儀器,打破國外相關領域技術封鎖;同時結合臨床驗證示范,建立重癥營養支持決策模型和臨床路徑,提升我國重癥醫學救治水平。
專家組在聽取匯報后,進行了現場質詢、考察和指導,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核心傳感器技術指標、目標儀器的應用場景、系列產品的設計、項目實施期內經濟指標和項目預算的合理性等提出了優化建議,并形成了專家組論證意見:項目研究目標清晰、技術路線可行,一致同意通過實施方案論證。
會議總結階段,李靜強調了重癥患者呼吸熱量代謝測量關鍵技術研究的重要意義,勉勵項目聯合研發團隊克服項目時間緊、任務重和實施難度大等客觀困難,通力合作,集中攻關,實現核心技術突破和自主創新,滿足高端醫療裝備國產替代需求。孫怡寧提出了明確核心傳感器檢測檢驗方法、加強與臨床專家的交流合作、定期匯報研究進展等具體要求。
此次會議對項目實施方案進行了嚴格的考察論證,是規范項目過程管理和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不僅進一步明確了項目實施目標,細化了項目實施方案,還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了充分研判并擬定了可行的解決預案,為項目后續順利實施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