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木寶
在2021年2月3日舉辦的光伏行業2020年發展回顧與2021年形勢展望線上研討會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世江發布了《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20年版)》。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光伏產業已成為我國少有的形成國際競爭優勢、實現端到端自主可控、并有望率先成為高質量發展典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推動我國能源變革的重要引擎。在我國實施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政策的推動下,光伏產業正進入蓬勃發展的新時代。
2020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巨大沖擊下,世界能源需求出現了前所未有大幅下降,但光伏產業仍然保持了快速增長態勢。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2020年,我國光伏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繼續保持了全球第一,國內光伏新增裝機規模達48.2吉瓦,比上年增長60%,特別是集中式電站比上年增長了近83%;截至2020年底,光伏累計并網裝機量達253吉瓦,比上年增長23.5%;全年光伏發電量2605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6.2%,占我國全年總發電量的3.5%。
中國光伏產業的增長支撐全球光伏市場在疫情影響下仍保持增長勢頭。國際能源署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電力需求下降2%,然而光伏發電量提升20%,全球光伏新增裝機約130吉瓦,比上年增長13%。
光伏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市場經濟性。目前,隨著技術不斷創新,系統成本不斷降低,光伏發電在市場經濟性上已有較強的競爭力。目前,光伏產業的系統成本已經降到3元/瓦,與2007年的60元/瓦的系統成本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在用電側,我國部分地區已經實現光伏發電平價上網,2020年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裝機規模達33.05吉瓦。2025年光伏系統成本有望降低到2.2元/瓦,攤到25年折舊加財務成本,1.5萬小時/年發電小時數,度電成本將低至0.1元/度,這樣的能源成本,所有化石能源都難以企及。到2030年,光伏系統成本有望降至1.8元/瓦,度電成本進一步下降,足以掃清成為主流能源道路上的所有障礙。
全球光伏市場正在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彭博新能源預測,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預計2021年全球電力需求將增加3%,可再生能源裝機預計比2020年提升10%,而光伏新增裝機將占據新能源新增裝機半壁江山,約為54%。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采取一定的措施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共同推動疫情后世界經濟綠色復蘇。BloombergNEF預測,國際光伏市場至少還有20年快速增長期。我國光伏產業處于全球領先地位,累計裝機量已經連續6年保持世界第一,目前我國企業占據了世界光伏市場的主要份額,在光伏行業四大主要制造環節,我國光伏制品產量的世界占比均在三分之二以上。
從發展條件來看,我國光伏產業發展還有極大的增長空間。我國76%的國土光照充沛,太陽能資源分布較為均勻,這為我國光伏產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碳達峰、碳中和的宏大目標為光伏產業提供了足夠市場空間。我國已經確定了發展新能源的新目標,即將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從2020年底的15.8%提高到2030年的25%左右,風能、太陽能總裝機從2020年底的4.6億千瓦提高到2030年的12億千瓦以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測,“十四五”期間,國內年均光伏新增裝機規模一般預計為7000萬千瓦,樂觀預計將達9000萬千瓦。
如今,光伏產業已經成為新能源投資領域最熱門的行業。在資本市場上,光伏產業已經從“丑小鴨”變成了“白天鵝”。2020年光伏新項目投資超過4000億元。今年,光伏領域出現了一輪更為兇猛的投資競賽。據業內統計,2021年前三個月,18家光伏企業就公布了25個新的重大光伏項目,總投資額達1200億元,總投資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六成。2020年至今,我國光伏領域公布的投資項目總量已超130個,投資總額已超5000億元。這將對未來中國,乃至世界光伏行業發展產生巨大推動作用。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催動下,光伏項目建設的新熱潮正在拉開光伏產業蓬勃發展的帷幕。
標簽:光伏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