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李泰豫 許帆婷
初春的北京,乍暖還寒,猶如或將景氣復蘇的 油服市場。
回首2020年,受低油價持續和新冠肺炎疫情肆 虐的雙重影響,國際油服行業再度陷入“至暗”時刻。然而,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股份公司(石化油服)依然保持了盈利態勢,完成了漂亮的轉身!
2021年3月25日,石化油服在北京召開2020年度業績發布會,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陳錫坤宣 布:“2020年,公司全年新簽合同額698億元,經營收入681億元、利潤總額3.5億元、凈利潤0.8億元……”在“十三五”經歷兩輪石油市場低油價寒冬的考驗,石化油服躋身“中國上市企業百強”,挺近中國4100余家上市企業的第一方陣。從A股巨虧到“中國上市企業百強”脫胎換骨轉變的背后,有中國石化黨組系統謀劃、鼎力支持的智慧與魄力,有十萬石油工程鐵軍聽令而行、攻堅克難的責任與擔當,還有石油工程公司黨委善謀善為、善作善成的果敢與執著!
“不消滅虧損,就被虧損消滅”
2012年12月28日成立的石化油服,在2014年剛剛上市就遭遇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境內外石油公司紛紛大幅減少油氣田勘探開發投資,導致石油工程市場工作量和服務價格大幅下降。盡管2015年以0.2億元凈利潤實現微盈利,但2016年卻再也無法抵御低油價的沖擊,石化油服僅鉆井業務就比上年下降32%,主要市場服務價格比上年下降5%~15%,虧損億元。
“發展環境惡化的外因,加上歷史遺留問題突顯,石化油服難逃虧損,甚至一度被中國證監會發 出了退市警告。”石化油服副總經濟師、改革發展部經理柯越華說。
“企業不消滅虧損,虧損就消滅企業”。面對退市危機,石化油服吹響了“戰寒冬、求生存、謀發展”的集結號,十萬石油工程鐵軍誓為國企榮譽而戰,一場破解生存發展困局的攻堅戰拉開序幕:聚力深化改革,聚焦提質增效,業務、隊伍、裝備資產整合逐步推進,專業化發展體制機制全方位激活,盈利能力、抗風險能力不斷提升……2017年,公司比上年減虧54億元,實現經營凈現金流7.56億元;2018年,成功扭虧為盈,凈利潤比上年增長101.34%;2019年,實現凈利潤9.14億元,比上年勁增543.58%。
“在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強有力的領導和幫助下,石油工程公司黨委擔當作為,帶領全體員工背水一戰,堅決扭虧脫困,干出了新業績,改出了新活力,拼出了新局面。”陳錫坤說。
挫折,讓強者變得更加強大。2020年11月28日,第二十屆中國上市公司百強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石化油服榮獲“2020年中國上市企業百強”。該排行榜自2001年起已連續推出20年,根據國際公認的CBT100指標體系,在綜合考察企業經濟指標的基礎上,以利潤總額作為主要指標排序,不僅體現了上市公司的規模,更反映出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發展潛力。
凈利潤0.8億元——石化油服2020年業績里的這個數字乍看不起眼,但油服行業的人都知道其中的含金量。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經濟大大衰退,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全年布倫特原油價格較2019年下降34.7%,單日原油期貨價格甚至出現了從未有過的負數。受此影響,油服行業再次被陰霾籠罩。雷斯塔能源日前發布報告稱,2020年全球油服行業的業績已跌至近16年來的新低,油服企業達成的合同總價值較2019年銳減了近2000億美元,下跌幅度高達30%以上。全球“油服一哥”斯倫貝謝2020年虧損105億美元,另一油服巨頭貝克休斯2020年虧損99.4億美元。為減少虧損,貝克休斯、
哈里伯頓、斯倫貝謝等油服巨頭在2020年里裁員數萬人,并減持約十億美元資產。
“石油工程在逆勢中錘煉出過硬本領。”中國石化董事長、黨組書記張玉卓在集團公司年度工作 會上指出。
“近些年,石油工程歷經兩輪市場寒冬考驗,實現了從‘A股虧損大戶’到‘中國上市企業百強’的重大轉變,這個成績來之不易,值得肯定。”中國石化總經理、黨組副書記馬永生對石化油服近年來的努力給予了肯定。
厚植市場根基全線逆勢增長
在全球石油市場大幅萎縮、國內外油服公司紛紛虧損的的環境下,石化油服如何實現逆勢增長?
歸根結底要靠市場經營。
五年來,石油工程公司黨委堅持“把市場作為生命工程”的理念,堅持不懈地通過主題宣講、座談、舉辦事跡報告會等形式,傳遞責任、激發動力,引導干部員工徹底轉變觀念、徹底拋棄幻想,“不靠油價靠作為”,在市場開拓中主動作為,危中尋機,把內外壓力轉化為奮力前進的動力,員工的創效意識不斷增強,創效細胞被激活。
在中國石化內部市場,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服務集團公司高質量勘探和效益開發的前提下,石化油服充分發揮一體化優勢,全年新簽合同額414億元。
2020年,公司全力穩增中國石油、國家管網等重點市場。33支隊伍入圍中國石油四川頁巖氣市場,新簽7個平臺10.5億元鉆完井大包合同;中標國家管網公司、浙江石化管道建設項目,新簽合同額22億元……全年新簽合同額128億元。
在海外,受疫情和低油價沖擊,市場開拓難度陡增。石化油服重點出擊,堅決穩住市場大盤,沙特、科威特等優質市場逆勢而上,新取得螺桿服務、非常規壓裂、定向井等服務資質,全年新簽合同額156億元。
科威特石油公司(KOC)市場的開發是最典型的例子。早在2009年,石化油服下屬的國際石油工程公司就進入科威特。2014年中標KOC27部鉆機,成為KOC最大鉆井服務商,為科威特實現2030年石油日產470萬桶的戰略目標提供了巨大的現實支撐。時至2020年,受疫情和低油價影響,KOC宣布大幅降低投資,并通過對多個鉆井承包商實施停待鉆機、降低合同價格來削減預算。但在2020年2月24日,石化油服下屬的國際石油工程公司科威特分公司,收到科威特石油公司RFP-2066003修井機服務項目的邀標函。同一天,科威特出現首例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疫情迅速爆發,并在各行業蔓延。為拿下這一合同,公司一方面按照外防輸入、內控接觸的原則,轉換工作模式,通過網上辦公推進各項投標工作;一方面,嚴格做好自身防護,在商務議價等重要會議上,員工會上戴N95口罩,會后反復消毒,非會議場所加配防護面罩和手套等,認真做好疫情防控。一年間,經過七輪商務報價談判,終于贏得3.6億美元的合同。
在尼日利亞,勝利工程“新勝利一號”海洋鉆井平臺經理李恩朋堅持值守,以99.8%的日費獲取率 實現了海外項目的逆勢營收; 在沙特,中原工程沙特公司項目經理程獻彬組織人員提前對標業主設備要求,充分展示隊伍業績,一舉中標哈里伯頓新側鉆井大包項目,合同額1.17億美元;
在泰國,華東工程江蘇鉆井泰國項目部經理孫寶林一舉拿下泰國國家石油公司一部50鉆機1+1的合 同、TPI公司一口井大包合同。惟其艱難,方顯勇毅。特別能擔當、特別能攻堅、特別能超越的石油工程鐵軍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和油價暴跌雙重考驗的市場洗禮!
提升服務能力推進穩中向好
“2020年我們在中國石化的統一部署下,聚焦提質提速提產提效和標準化設計、工廠化預制、模塊化施工、機械化作業、信息化管理,扎實開展百日攻堅創效和持續攻堅創效行動,成效明顯。”該 公司總經理袁建強介紹。
石化油服不斷打磨服務業主的“金剛鉆”,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把提質、提速、提效、提產、作為服務保障的總標準和總要求,設立縮短鉆井周期15%、壓裂提速20%、故障復雜下降30%、產量提10%、降本15%的目標。由此,在“三北一川”重點工區,2020年平均鉆井周期比上年縮短20.5%,壓裂施工時效比上年提高49.3%,復雜故障時效比上年降低34.8%。
持續提升標準化設計、工廠化預制、機械化作業、模塊化施工和信息化管理能力,推進省心、省力、省時、省人、省錢的“五化”工程。僅平橋南頁巖氣簡化集氣工藝,優化施工流程,就縮短工期22.5%,節約用地28.3%,降低投資15.1%。
市場布局和資源優化配置取得重大突破。推動隊伍、裝備、物資、工程技術等資源向高效市場聚集,國內鉆機優化移交、海外鉆機報廢回遷等工作進展過半,西北、華北、西南工區后勤基地、項目部整合初見成效;集中采購、物資分區設庫積極推進,內部優勢產品互供正式啟動。
加大科研攻關力度,旋轉導向系統、近鉆頭地質導向系統、200攝氏度高溫高壓測井系統……一大批新技術、新工具助力2020年石化油服累計創造各類工程施工紀錄129項。其中,順北55X井、順北53-2H井完鉆井深8725米、8874.4米,先后刷新了亞洲陸上完鉆井深最深紀錄,9000米以深的新紀錄正在被創造!
過去五年,石化油服在四川元壩參加建成我國埋藏最深的海相生物礁大氣田;在重慶涪陵參加建成我國首個實現商業開發的國家級頁巖氣田;在新疆順北參加建成百萬噸級油氣當量超深層新陣地;在內蒙古鄂爾多斯發現大牛地和東勝兩個千億立方米儲量的大氣田;全力保障新氣管道、日濮洛原油管道、鄂安滄輸氣管道、文23儲氣庫、中科煉化等重點工程建設。在一個個大氣田、重點項目的淬煉中,石化油服的服務保障能力愈發強大!
2020年,石化油服因施工指標優秀、服務保障得力,168支基層隊和116名個人獲得金牌標桿基層隊、金銀牌基層隊和優秀基層管理者先進表彰;3家分公司、416支基層隊通過了綠色企業驗收;“兩優一先”中國石化集團級先進集體和個人54個、公司級278個在各個層級涌現……
市場寒冬是一塊“磨刀石”,疫情防控是一塊“試金石”,在2020年砥礪和檢驗了石油工程鐵軍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底色、本色和成色。
“2020年,石油工程公司在強保障、拓市場、創效益、促改革、精管理、防風險、強黨建等個方面工作成效顯著。”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劉宏斌表示。
歷經磨難,方顯英雄本色。站在“十四五”開局的起點上,石化油服將聚焦世界領先發展戰略, 加快向技術先導型油服公司轉變,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標簽:石化油服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