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構建政策體系 推動綠色發展

作者: 2021年03月18日 來源:中國石化報 瀏覽量:
字號:T | T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兼勝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勝利油田分公司代表孔凡群在接受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從“十四五”起步到本世紀中葉,節能減排降碳、實現碳中和目標責任重大、

        編者按:來自中國石化的12名全國人大代表、5名全國政協委員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今年,他們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稅費改革,優化資源利用等關乎國計民生的問題建言獻策。本期記者繼續連線中國石化相關代表委員,展示他們的議案提案和觀點看法。

為減碳脫碳產業化規模化提供政策支撐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兼勝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勝利油田分公司代表孔凡群在接受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從“十四五”起步到本世紀中葉,節能減排降碳、實現碳中和目標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他建議國家為減碳、脫碳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提供更多政策支撐,多措并舉加快碳中和進程,確保如期實現碳中和目標。

        孔凡群介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戰略目標,也是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向世界作出的承諾。綜合我國節能減排現狀和所面臨的形勢來看,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增幅和總體規模已位列世界首位,呈快速發展態勢,但在化石能源消費持續增長的背景推動下,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仍呈增長趨勢并逐步達峰。由此看來,從“十四五”起步到本世紀中葉,我國節能減排降碳、實現碳中和目標的責任重大、任務艱巨。

        孔凡群建議,要努力為減碳、脫碳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提供政策支撐,多措并舉加快碳中和進程。在銜接現有重點支持項目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節能減排降碳補助資金覆蓋面,出臺綠色信貸等政策,鼓勵產能用能大戶主動節能減排。加快豐富完善和全面推開碳排放市場和交易機制建設,引導企業更多更好地依靠市場運作、運用經濟手段加大節能減排降碳力度。加大高碳化石能源低碳化利用及CCS、CCUS等減碳關鍵技術資金、政策的扶持力度,激勵相關技術及配套裝備的研發推廣和應用。

減免地熱能開發利用行業資源稅

        “建議加大地熱清潔取暖項目財稅政策支持,減免地熱能開發利用行業資源稅。”全國人大代表、集團公司安全監管部總經理韓峰建議。

        2019年國家發布了新的《資源稅法》并于2020年9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其中,地熱被列入資源礦產稅目,從價征收稅率為1%~20%,從量征收標準為1~30元/立方米。然而,較高的資源稅稅率對地熱開發行業發展和企業經營將造成較大影響,尤其是作為清潔能源的中深層地熱供暖產業,由于產業本身的公共服務屬性,利潤率相對較低,資源稅的征收將進一步壓縮行業利潤,影響地熱供暖產業的良性發展。

        韓峰表示,《可再生能源法》第二十六條已規定:國家對列入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指導目錄的項目給予稅收優惠。地熱供暖產業兼具清潔能源和公共服務雙重特性,建議針對地熱供暖行業補充出臺退稅辦法,或通過先征后返、提供清潔能源項目補助、適當調整供暖費及補貼等措施,推動產業良性發展。同時,他還建議對于實現100%回注的地熱項目實施免稅政策。地熱用于供暖時,在100%同層回注的前提下,地熱水僅作為能量載體,回注后并不存在水的消耗問題。建議政府通過規范管理,為做到完全回注的地熱開采企業進行認證,以此作為免稅或退稅的依據。

進一步完善減稅降費政策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2020年以來,受疫情和低油價沖擊,石油石化企業肩負了極大的生產經營責任。為進一步推動行業復蘇,全國人大代表、茂名石化執行董事尹兆林建議,繼續堅持減稅降費大方向,細化完善政策措施,讓減稅降費與國家產業發展同向同步,將政策優惠向實體經濟傾斜,給予困難企業更多幫扶。

        “建議對地熱資源稅予以減免或從低征收。”尹兆林說。由于資源稅屬于地方稅種,目前各省對地熱資源稅普遍執行較高的征稅標準,地熱開發公司面臨嚴峻的經營壓力,為支持清潔、可再生能源發展,建議對地熱資源稅給予減免或從低征收。

        尹兆林建議,深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建議在現有75%加計扣除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研發加計扣除比例,同時擴大政策適用的行業范圍,進一步落實“十四五”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大自主創新效能和研發投入力度。同時,建議返還油價調控風險準備金,專項用于國內上游勘探開發和油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出臺新建石油儲備基地資金支持政策,對新增商業儲備建設項目,比照原建設資金100%、收儲原油采購資金30%的比例專項支持政策,繼續給予專項財政資金支持。

鼓勵國內廢棄油脂能源化利用促進碳減排

        目前,我國的廢棄油脂及由其生產的生物柴油大部分出口到歐盟,助力歐盟達成碳減排目標,而廢棄油脂的處理和生物柴油生產過程排放的二氧化碳卻被留在了國內,不利于我國實施碳減排的相關措施。“建議國家鼓勵廢棄油脂國內利用促進碳減排。”全國人大代表、金陵石化董事長、黨委書記張春生接受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

        張春生介紹,2020年我國食用植物油消費量3289萬噸,約占全球植物油脂消費量的六分之一。由于國人飲食習慣等因素影響,這些食用油消費時超過10%會轉化為廢棄油脂,回收量有300多萬噸。此外,我國還有其他廢棄油脂及其生產的生物柴油出口。

        鑒于生物柴油所公認的碳減排效應,張春生有如下建議:

        一是建議國家鼓勵重點城市 (或地區)借鑒上海市推廣生物柴油的經驗,暢通國內應用渠道,促進廢棄油脂留在國內加工后應用,發揮碳減排作用,并杜絕流向餐桌,保障食品安全。同時,建議取消工業級混合油出口退稅,維持外交主動。

        二是建議按照生物柴油碳減排的效應制定以獎代補的激勵政策,鼓勵生產企業、銷售企業和消費者開展廢棄油脂能源化利用。生物柴油已在全球多個國家推廣使用多年,積累了豐富的政策激勵經驗。已有的經驗證明,適當的補貼彰顯國家對碳減排的重視,能有效引導社會共同促進碳減排。

        三是建議制定配套優惠政策,鼓勵利用廢棄油脂和生物柴油深加工生產高端聚合材料單體,填補國內市場空白提高廢棄油脂的利用價值。廢棄油脂分子中含有豐富的官能團,具有深加工發展的潛力,生產的多種產品生物降解性好,比直接從石油加工生產產品的工藝更簡單,碳減排效應更加顯著。

加快推進成品油消費稅改革進程

        成品油消費稅自1994年正式建立以來,經歷了多次改革,在規范稅費體制、完善價格機制、促進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洛陽分公司黨委書記江壽林在接受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希望可以加快推進成品油消費稅改革進程。

        江壽林指出,成品油消費稅在生產環節征收,無法直觀感受到消費稅的調節導向與約束作用。部分不正規煉油生產企業借機逃避繳納消費稅,對成品油價格和市場秩序造成沖擊。

        江壽林建議將成品油消費稅征收從生產環節調整到終端環節,這樣有利于煉油行業公平競爭、健康發展。在加油終端增加稅控裝置,將征收方式由價內稅改為價外稅,實現價稅分離,使消費稅真正成為調控成品油消費的手段。將成品油消費稅改為中央與地方共享稅,調動地方對成品油市場監管和消費稅征收的積極性。

   完善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法規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勝利油田采油工首席技師吳娟在接受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等法律,在穩定社會、保障婦女兒童權益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但由于現行法律法規對親權保障缺乏有力規定,所以落地情況并不理想。她建議,盡快完善解決離婚時藏匿孩子問題的相關法律法規,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吳娟介紹,起訴到法院的離婚糾紛案件,多數涉及孩子撫養權、探視權等問題,也經常發生搶奪、藏匿孩子等現象。建議盡快完善解決離婚時藏匿孩子問題相關法律法規,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父母離婚過程中,任何一方不得搶奪、藏匿未成年子女,如對未成年子女造成身心損害的,應受到法律制裁。將搶奪、藏匿孩子等行為規定為法定離婚損害賠償事由,將搶孩子一方行為納入家庭暴力范圍。

        “為有效阻止搶奪、藏匿孩子等行為,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人民法院應根據申請人的申請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吳娟表示。建議強化法律保障,在離婚起訴期,父母雙方監護權和探視權應得到法律保障,離婚雙方都應該有平等的機會與孩子相處。加強普法宣傳,設立專門的家事調解、未成年子女會面中心等機構,及時化解離婚家庭的矛盾,防止搶奪、藏匿孩子現象發生。

制定碳減排政策加快建立碳排放監控體系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淄博市政協副主席、民盟淄博市委主委,齊魯石化三級協理員達建文在接受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不但要在全社會提倡綠色低碳生活方式,還要盡快制定和完善二氧化碳減排政策。他建議,加快建立碳排放監控體系,通過政策引導、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等措施,實現碳排放總量控制的目標。

        達建文指出,2020年7月,在歐盟宣布碳中和計劃之前,已有30多個國家宣布碳中和目標。全球重要的經濟體,即占全球GDP75%、占全球碳排放量65%的國家開始推進碳中和。“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的承諾,為中國綠色發展注入新動力。而要實現這兩個目標,中國有必要采取新的行動,“十四五”開局顯得尤為關鍵。

        “碳中和不僅只是能源的事,它與產業鏈等方方面面都有關系,碳中和目標將深刻影響下一步產業鏈的重構、重組和新的國際標準。”達建文對記者說。

        達建文建議,國家要建立碳總量目標,統籌不同發達程度地區和不同功能區的碳排放政策與指標,充分考慮產業結構調整對減排貢獻率的積極影響,抑制高能耗產業擴張。盡快完善二氧化碳減排政策體系,加快建立碳排放監測核算、報告、核查體系,使得碳排放的信息能夠測量、監測、統計及核查,并將其作為約束性指標,在每個季度公布GDP指標時,公布單位GDP產出的碳排放量。同時,加快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技術攻關,通過稅收、政策、政府攻關計劃等鼓勵企業為主體的綠色低碳技術研發與工業化。突出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避免創新過程中的學術不端和權力尋租等現象,真正以創新推動高質量低碳發展。

堅持整體規劃頂層設計深入推進綠色采購

        綠色采購作為中國石化綠色企業行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重要一環。然而在推動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共同踐行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等社會責任的過程中,單一企業的力量略顯單薄。“建議深入推進綠色采購,堅持整體規劃頂層設計。”全國政協委員、集團公司技能大師、茂名石化首席技師張恒珍接受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

        張恒珍介紹,近幾年,國家一直通過相關部委聯合發布的節能節水專用、環境保護專用、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及環境產品認證等,引導石油石化企業推進綠色采購,但實際上整個社會的合力尚未形成。

        針對石油石化企業采購現狀,張恒珍有如下建議:

        一是堅持整體規劃頂層設計。建議國家相關部委牽頭,統一規劃、協調指導、集中力量、重點突破。委托行業協會或大型央企聯合負責,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匯聚合力,加快制定綠色產品和綠色供應商評價標準與認證體系,全面推進綠色標準化建設與綠色采購,推動疫情后國內經濟綠色復蘇。

        二是推行綠色采購減碳降耗。建立行業綠色物資采購目錄,引導企業擴大綠色低碳產品采購范圍,大力推進綠色采購、綠色包裝、綠色物流和綠色處置。建立供應鏈協同采購機制,將供應商、產品量化評價結果應用于物資采購,引導供應商改進完善采購標準和制度,共同打造綠色供應鏈。開展綠色總成本分析,加大節能環保產品與技術推廣應用力度,綜合評價能耗、物耗、維護、處置、回收等成本要素,致力實現綠色采購總成本最優。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碳達峰 碳中和 稅費改革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