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光科技)自成立之初,便扎根高端分析儀器領域,聚焦國產儀器“卡脖子”技術,堅持“自主可控、自主研發”,每走一步都緊扣國家戰略發展需求。自2020年起,聚光科技在原有賽道的基礎上,積極向新賽道拓展進發,大跨步延伸至生命科學、半導體等新領域。
加強生命科學基礎研究,是實施全民健康戰略和保障公共衛生安全的重要基礎,從人類基因組計劃到現在,細胞、基因、蛋白、代謝分子等各種生命組織奧秘解釋都依賴于高端分析儀器的發展,其中,質譜技術在支持生命科學的發展上做出了巨大貢獻。
然而,中國企業在該領域起步較晚,缺乏相關核心技術與行業話語權,全球排名前20的生命科學儀器企業中沒有中國企業的身影。根據Barclays的分析報告稱,2018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市場規模超過4,370億美元,由生命科學儀器領域(730億美元),體外診斷領域(570億美元),ICL和CROs(310億美元)等領域組成。同時,根據智研咨詢、廣證證券等機構的行業數據報告顯示,中國生命科學市場規模約798.9億美金,占比世界規模近18%,但相比美國約40%的占比來講,中國生命科學行業未來還有極大的發展與想象空間。
相較于傳統的工業制造、半導體等行業,生命科學領域的自動化和智能化還處于萌芽狀態。隨著近幾年基礎生命科學領域的若干重大突破,如基因編輯、iPS細胞技術、免疫治療等,生物醫藥行業將給人類健康和生活帶來巨大變革。在這個過程中,自動化和智能化將極大賦能生命科學行業的發展。
面對臨床研究、疾病的早期診斷與疾病動態發生發展研究需求,聚光科技攜手多家國內頂級研究機構完成了三重四極桿串聯質譜系統的國產化和產業化研發。2019年7月,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2011年首批啟動項目——“三重四極桿串聯質譜系統的研制及其在痕量有機物分析中的應用(2011YQ060084)”完成綜合驗收。該專項圍繞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針對復雜體系中痕量有機物高通量、高靈敏度和自動化檢測需求,研制三重四極桿串聯質譜系統產品和配套自動化前處理裝置及其它關鍵部件,開發基于三重四極桿串聯質譜系統的痕量有機物分析平臺,在蛋白組學、代謝組學、環境及生態毒理學、食品安全等領域開展分析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實現三重四極桿串聯質譜系統的國產化和產業化。
聚光科技旗下譜育科技研發技術團隊負責該項目中三重四極桿串聯質譜儀器研發和產業化任務,攻克了高穩定度電噴霧離子源技術、高速碰撞反應池技術、射頻驅動電源技術、串聯質譜技術等核心技術;開發了三重四極桿質譜儀控制分析軟件和數據分析軟件;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選擇性、高靈敏和高通量三重四極桿質譜儀產品,建立了規范化生產線,實現了批量生產和銷售,2020年已銷售50余套,國內市場份額超過了部分進口廠商。
在此基礎上,聚光科技全面推出了基于EXPEC 5210型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桿質譜聯用儀的代謝組學方案,針對新生兒篩查、人體維生素水平、激素水平、氨基酸評價等臨床診斷提供了全套儀器和試劑方案,配合研究者開展脂肪酸代謝與人類營養及代謝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癌癥、高尿酸與痛風等)的關系研究;有望通過靶向/非靶向的代謝組學和脂質組學技術,為大健康提供更豐富、更全面的高精度質譜檢測服務,提高疾病的早期發現概率,降低公共健康開支。
聚光科技是國內第一個實現臨床串級質譜國產化的企業,將打造從質譜儀器、試劑到臨床診斷于一體的臨床診斷解決方案,在300億的代謝組學臨床診斷市場打破國外質譜廠家的壟斷。
基于各種質譜技術,聚光科技同時還研發了流式質譜細胞分析技術、Q-TOF蛋白組學分析技術平臺、呼吸氣現場檢測質譜等多種生命科學相關產品,未來將陸續推到市場,有望在數千億的臨床診斷和大健康市場占據有利競爭地位。
作為信息技術發展的基礎性支撐,芯片行業的發展長久以來全球協作且不被大眾關注。“中興和華為事件之后,中國愈發意識到,在科技領域必須攻破“卡脖子”的技術難關,尤其是半導體領域。面對外部不斷加強的打壓和限制,國內涌現了越來越多的國產企業,掀起了一股國產替代化風潮。
2020年,貿易摩擦和疫情影響下,半導體產業供需缺口問題越發明顯,國產替代勢在必行。受益于創新周期驅動的高景氣和國產替代趨勢,半導體產業維持高景氣度。截至2020年12月底科創板已上市企業217家中,半導體企業有33家,占比近15%,合計市值達幾千億元。在科創板總市值前10名公司中,半導體企業占5家,達到一半。
針對半導體產業的高精度檢測也是制約高級制程半導體產業進步的核心,是提高良率必須解決的問題。半導體器件生產中,從半導體單晶片到制成最終成品,須經歷數十甚至上百道工序。為了確保產品性能合格、穩定可靠,并有高的成品率,根據各種產品的生產情況,對所有工藝步驟都要有嚴格的具體要求。對大量檢測數據的科學管理,保證其能夠得到準確和及時的處理,是半導體工藝檢測中的一項關鍵程序。
面向半導體高純分析檢測領域,聚光科技(14.22 +3.64%,診股)積極響應先進半導體工藝品質監控與環境安全ESH需求,在晶圓雜質檢測、濕電子化學品監測、潔凈空間AMC微污染、便攜/在線泄漏報警等領域進行了從核心儀器到專用系統的全面創新,推出了國產首臺EXPEC 7350 三重四極桿ICP-MS,在線濕電子化學品監測與工廠自動化系統、潔凈間在線陰陽離子/VOCs監測系統等產品,解決了半導體高純分析檢測領域核心儀器被美國安捷倫獨家壟斷、卡脖子的問題。尤其是以EXPEC 7350為代表的12寸晶元雜質成分檢測專用質譜儀器,將是在高端計算、存儲芯片全國產線解決“卡脖子”問題的關鍵。
2020年9月,聚光科技與多家主流IDM廠商達成傅里葉紅外復檢儀、多傳感器聯網氣體泄漏報警儀替換現有紙帶式報警儀的合作,10月與國產光刻機浸沒式子系統廠商達成超痕量VOCs微環境監測提升合作,11月與業內知名廠務系統商達成半導體濕化學品自動采樣設備代理協議。
Gartner預測,2021年的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仍會保持10%以上的增速。但同時,2021年全球半導體行業面臨著以下變數,一是美國大選之后的中美關系走向及國際經濟貿易政策,二是新冠疫情的演進方向。另外,全球集成電路產能都面臨著供應鏈和產能緊缺情況,這一情況預計在2021仍會繼續。
面對迅速增長的市場需求,聚光科技將基于核心儀器優勢,繼續為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特別是90nm以下先進工藝產業鏈國產化進程,提供必須的設備、材料與工藝高純分析檢測設備與方案,為中國芯的全面崛起提供硬核科技。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