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產業】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2021年隆重揭開“十四五”華章。值此開篇之際,2021年2月25日,生態環境部召開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對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以及“十四五”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安排部署做整體介紹。
“十三五”時期主要工作進展
“十三五”規劃實施以來,生態環境部狠抓責任,全面完成各項治理工作,主要圍繞“加快重點行業深度治理、穩步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優化、深入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優化、持續開展秋冬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摸清重污染天氣成因”五個方向展開,并取得優異效果。具體表現為:推進燃煤電廠超低排放,重點區域”散污亂“現象實現動態清零;淘汰治理無望的小型燃煤鍋近10萬臺,35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基本清零;淘汰老舊機動車1400余萬輛,新能源交通工具使用率大幅提升,鐵路貨運量較2017年增長20%以上;重污染天數較2016年,同比下降87%;推進技術幫扶,完成大氣重污染防治項目等。
超額完成“十三五”約束性指標
“十三五”規劃綱要要求截止2020年,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應比2015年下降18%,全國優良天數比2015年提高3.3個百分點。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PM2.5的濃度較2015年相比下降28.8%;全國地級及以上優良天數比2015年上升5.8個百分點,比率為87%,兩項工作完成率分別超出“十三五”的原定目標的60%、76%。
并且,2020年,我國6項主要污染物平均濃度同比往期均明顯下降:PM2.5下降8.3%、PM10下降11.1%、O3下降6.8%、SO2下降9.1%、NO2下降11.1%、CO下降7.1%。可喜的是,O3濃度出現了2015年來第一次實現下降。
生態環境部出臺多部文件助力防治工作
計劃的實行少不了文件的支撐,為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2020年,生態環境部發布了諸如關于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印發《長三角地區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等多項通知,也初擬完成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全國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管理辦法(試行)》等多部征求意見稿,同時也出臺了《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方案》、《黃河生態環境保護總體工作方案》等多部文件。
近日,生態環境部聯合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六部門共同制定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旨在引導全民樹立生態文明價值觀念,增強公民生態文明的意識,實現共同參與。
展望”十四五“
”十三五“圓滿落幕,取得的成效大家有目共睹。展望”十四五“,在未來的發展中,生態環境部將繼續堅持優良天數及PM2.5兩項指標,并且加上NOx、VOCs兩項指標,全面改善環境質量;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強化頂層設計、嚴控增量、加強存量治理等方式,統籌全局,高效防治大氣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