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為三友化工轉型升級插上堅實的翅膀
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河北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友化工”)的步伐越走越堅實。
8月16日,三友化工粘膠短纖維三友·竹代爾高端產品推介會在廣東中山成功舉辦。在本次推介會上展出的竹代爾纖維產品為全球首發,是三友化工繼成功自主研發莫代爾纖維后的又一創新之舉,三友化工也由此打破了奧地利蘭精公司在莫代爾纖維領域的壟斷局面,躍升為全球第二大莫代爾纖維生產商。
竹代爾纖維是以優質竹漿為原料,采用莫代爾工藝制作而成的新型纖維,集竹漿纖維和莫代爾纖維兩代纖維優點于一身,是一種純天然的環保型綠色纖維。其利用中國竹資源豐富的優勢,用其生產出的服裝產品不僅綠色環保,而且更加柔軟靚麗。目前,包括山東豪盛、山東濱州金源、德州恒豐集團等10余家下游企業已成功試用三友化工的竹代爾纖維產品,并取得很好反響。
竹代爾纖維產品只是三友化工諸多自主創新產品中的杰作之一。正是因為不斷推陳出新,研發新產品,才使三友化工總是走在行業的前沿。
三友化工近日公布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三友化工累計實現營業收入逾56億元,同比增長10.2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6億元,同比增長213.98%。在目前國內宏觀經濟景氣度下行,纖維行業處于“深度調整期”的大背景下,三友化工緣何取得如此靚麗的半年報?這主要得益于三友化工不斷強化自主創新,并由此順利實現了轉型升級。
創新成為三友化工的發展基因
三友化工于1999年12月成立,2003年6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三友化工由一個以原鹽、純堿生產為主,逐步轉型升級為以粘膠短纖維為主、鹽化工并重、有機硅新材料為補充的,產業結構得到優化的集團型企業。
三友化工半年報顯示,粘膠短纖現已成為公司第一主業,上半年為公司整體貢獻凈利高達73.82%。
目前,作為全國純堿、化纖行業“排頭兵”,三友化工旗下擁有12個子公司,公司純堿、粘膠短纖維、燒堿及PVC三大主業核心技術已經具備國內國際先進水平,產量、質量、出口創匯等五項指標連續多年位居同行業首位,產品遠銷亞、非、歐、美、澳五大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三友”牌純堿、粘膠短纖維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三友”商標榮獲“中國馳名商標”。
三友化工一步一個腳印,能夠穩步走在行業及技術的前端,主要得益于有一個把創新放在企業發展首位的“領路人”——三友化工董事長、黨委書記么志義。
在么志義看來,在知識經濟、新科技革命迅猛發展、創新浪潮不斷涌現的今天,企業唯有將科技創新作為產業崛起之本和企業生存之道,自覺把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列為企業科學發展的頭等大事,才能通過技術創新更加有效地應對各種挑戰、有力推進企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他深刻認識到,在當前國際經濟發展低迷、國內發展方式急需轉型的嚴峻形勢下,企業要提高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關鍵是進一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
么志義提出,要讓創新成為三友化工的發展基因。為此,他適時提出很多創新觀念:如“刨松科技創新的土壤,讓創新成為三友的發展基因”、“科技創新是企業加速轉型發展的‘引擎’和‘催化劑’”、“創新,就是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創新既是能力,更是思想”、“沒有創新,就沒有進步,創新是企業不斷發展的源頭活水,力量之本”……
這些創新觀,為三友化工的科技創新發展之路注入了思想和文化動力。他深信,企業無論身處傳統產業還是角逐新興產業,都應不斷強化企業技術研發實力、充實企業技術更新儲備,依靠技術創新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通過技術創新增強成長發展的基因。我們的目標是:自主創新,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重點跨越,以產品低成本和差異化為重點;支撐發展,以機制創新、隊伍建設為支撐;引領未來,以高端產品、核心技術研發為引領。
在么志義看來,三友化工十幾年來一路走過亞洲金融風暴和國際金融危機大考,始終面迎市場無情競爭和嚴峻挑戰,是科技創新徹底改變了一個鹽化工、化纖企業的生存發展模式,是科技創新破解了制約企業的發展瓶頸、根本難題,是科技創新為三友化工轉型升級插上了堅實的翅膀,見證了這家大型現代化企業的成長之路。
營造科技創新的氛圍完善創新機制
在三友化工采訪期間,記者注意到一條醒目的大標語:鼓勵探索、獎勵成功、寬容失敗。據介紹,這正是么志義提出的三友科技創新理念,營造了寬松的創新環境。
三友化工非常注重營造科技創新的氛圍,不僅在企業內部創建了國家級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特邀院士工作站等高層次研發平臺,建立了粘膠短纖、PVC新產品中試基地、有機硅下游產品研發基地,同時還與中科院、浙江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實現產學研對接,廣泛開展聯合技術攻關。三友化工還積極推動全員創新、崗位創新,深入開展“小革新、小發明、小創造”和“我為創新獻一計”活動,推動創新平民化、日常化、崗位化、即時化,形成人人創新、時時創新、處處創新的濃厚氛圍。
在創新機制、體制建設方面,三友化工建立了“三個創新體系”:以科技研發為核心,產銷研和產學研結合的產品研發體系;以項目建設為載體,生產、研發、設計、制造“四位一體”的創新集成體系;以生產現場為主體,以優化運行為目標的持續改進體系。構筑了“戰略層、研發層、執行層、基礎層”四級技術創新管理體系;制定了《科技創新管理辦法》、《專利管理辦法》、《科技創新獎勵辦法》等多項創新管理制度;實施科技成果員工命名制等激勵機制;每年提取銷售收入的3%以上用于科技創新,形成了科研投入穩定增長機制。
三友化工堅持不懈地用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新節能蒸餾技術改造等10大項目列入河北省重點技改計劃,變性竹漿纖維列入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在第七屆國際發明展覽會上,“變性竹漿粘膠短纖維及其生產工藝”發明專利等獲得金、銀、銅三項大獎。“高效節能環保粘膠纖維成套裝備及關鍵技術集成開發”獲中紡聯科技進步一等獎、“衛材用高白度粘膠短纖維及其生產工藝”專利獲河北省知識產權優勢企(事)業培育工程專利獎二等獎。
“十一五”以來,三友化工累計科研投入20多億元,新產品銷售收入占比持續增加,形成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完成了從基礎化工企業向精細化工企業的轉型,先后被評為“中國化工行業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河北省十大發明創造單位”等。
目前,三友化工正致力于實現“創新平臺建設、技術創新、產品研發、隊伍建設、創新環境”五大新突破。科技創新對內已成為三友增強實力的動力和手段,對外已成為三友發展的形象和窗口。
重視創新人才培養激發創新活力
“鼓勵探索、獎勵成功、寬容失敗”的創新理念,使三友化工科技研發人員沒有了后顧之憂。不僅如此,三友化工高度重視創新人才培養,為創新人才提供優良的平臺、寬松的政策和優厚的待遇,充分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活力。
么志義多次提出,要想成功運用科技,首先要重視人的態度,而不是機器的速度。創新是本,人才是根。科技主管也是人才主管,要把育人、選人、用人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做好傳、幫、帶,大力培養年輕人,建立創新人才鏈。在公平競爭中識別人才,在創新實踐中培育人才,在事業發展中凝聚人才,在工作生活中關愛人才。
三友化工在人才選拔中遵循“四不唯”方針,即不唯學歷、不唯資歷、不唯職稱、不唯身份,為包含科技人才在內的各類人才成長提供良好的機遇和平臺。據介紹,公司發展十幾年來,幾乎沒有出現過技術人員跳槽等人才流失現象。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