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評價要點 |
權重(%) |
研究水平與貢獻(40%) |
規劃定位與研究方向 |
研究方向明確、集中并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制訂實驗室發展規劃、年度計劃并落實執行。 |
10 |
承擔科研任務 |
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任務情況。 |
10 |
|
研究成果水平與貢獻 |
代表性研究成果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及其以上,在國內外產生重要學術影響,科研投入產出比高;代表性論文專著、知識產權情況;對服務社會經濟發展、部主責主業和行業、地方重大需求做出貢獻,產出效益。 |
20 |
|
人才培養與隊伍建設(30%) |
實驗室主任和學術帶頭人的作用 |
實驗室主任的學術地位和協調管理能力;實驗室學術帶頭人的影響力和在其研究方向上的學術帶頭作用;是否有國家級和省部級創新人才。 |
10 |
中青年人才與研究生 |
建立引進和培養優秀青年人才機制;中青年人才在團隊中的占比;研究生培養數量與質量。 |
6 |
|
創新團隊建設 |
創新團隊結構、主要研究方向的創新團隊情況;是否有國家級、省部級創新團隊。 |
10 |
|
客座人員與訪問學者 |
客座人員與訪問學者的數量及在實驗室開展合作研究情況;吸引同領域的優秀人才到實驗室開展研究和學術活動情況。 |
4 |
|
開放交流(15%) |
學術委員會 |
學術委員會至少每年召開一次會議,發揮了學術委員會的作用。 |
3 |
開放課題 |
圍繞主要研究方向設置開放課題的數量和效果。 |
4 |
|
科學儀器與數據共享 |
儀器設備與數據向社會開放,使用率和開放度高。 |
2 |
|
學術交流 |
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主辦、承辦國際學術會議、全國性學術會議的情況。 |
4 |
|
科普活動 |
開展科學知識傳播,向社會公眾特別是學生開放。 |
2 |
|
運行管理(15%) |
實驗硬件條件建設 |
科研實驗場地相對集中并滿足實驗需求,實驗室環境與配置的主要儀器設備滿足實驗室建設發展需要。 |
5 |
制度健全與運行保障 |
實驗室規章制度健全,日常管理科學有序,人員崗位職責明確,研究資料歸檔完整。 |
4 |
|
激勵政策與支持措施 |
制定并實施了創新激勵政策措施,取得實際效果;依托單位保障實驗室開放運行費用,實行人、財、物相對獨立管理,給予項目、經費、儀器設備購置和政策支持等。 |
6 |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