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性標準是指不強制企業和用戶采用,而是通過經濟手段或市場調節促使他們自愿采用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這一類雖不具備強制性,但一般簡單扼要,比較靈活,且有較強的市場適應性。積極實施推薦性標準,不僅有利于提高產品品質,促進企業適應經濟發展,同時也有利于加快標準化進程,提高標準水平,因此在我國標準體系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為滿足我國各行各業對標準的需求,同時不斷完善標準體系,2020年12月28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達了2020年四批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本批計劃共計524項,其中制定340項、修訂184項,推薦性標準517項,指導性技術文件7項。
根據目錄顯示,本批國家標準計劃涉及工業制造、建筑建材、環境環保、石油化工、互聯網、移動通信、新材料、機器人、農業、信息管理、檢驗分析等多個行業。其中,還有多項標準于儀器儀表行業密切相關,如《石墨材料 當量硼含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石灰石及白云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 12 部分:氧化鉀和氧化鈉含量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鎢鐵 鈷、鎳、鋁含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潤滑油和基礎油中多種元素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等都規定了用分析儀器測定某種物質的方法。
此外,無損檢測儀器 相控陣超聲設備的性能與檢測 第3 部分:組合系統《無損檢測儀器 相控陣超聲設備的性能與檢驗 第2 部分:探頭》、《顯微鏡 雙目鏡筒最低要求》、《紅外成像人體表面測溫篩查儀通用規范》、《Zeta 電位測量操作指導原則》、《顯微鏡成像部件的連接尺寸》、《無損檢測儀器 相控陣超聲設備的性能與檢測 第3 部分:組合系統》等標準則直接與儀器的應用、檢測等相關。
以下是化工儀器網截取的部分信息:
希望待這一批標準出爐后,所涉及行業能積極主動地實施、應用它們,充分發揮其標準的力量,提升產品質量,提高檢驗檢測水平,推動行業良性發展。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附件:2020年四批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