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是指直接或間接用于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體外診斷試劑及校準物、材料及其他類似或者相關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軟件,主要用于醫療診斷、監護和治療。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醫療保健的意識不斷增強,以及國家政策層面上對行業的支持,正使得我國醫療器械市場呈現出持續快速增長的趨勢。
有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突破了3000億元,2017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至4450億元,同比增長23.3%。2018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突破5000億元,達到了5250億元,同比增長18%。
除此之外,還有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主營收入約為6380億元。業內預計,照以上發展趨勢,2021-2022年國內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主營收入將有望突破萬億元。
從整體來看,目前國內醫療器械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而未來隨著更多利好政策的支持,國產器械將加快進口替代的步伐,加上老齡化、消費水平升級等因素,業內普遍認為我國醫療器械多個細分賽道,如耗材、診斷和試劑也將隨之呈現出較強的發展前景。
其中,醫用耗材在量的增長上是相對較好的板塊。這主要是由于耗材需求源于手術量,而目前我國外科手術量增速趨于穩定,非外科手術也正處于加速爆發期。
另外,對于在診斷和試劑板塊,業內也十分看好。據了解,今年5月份,我國發布的《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明確了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縣級醫院救治能力、城市傳染病救治網絡、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公共設施平戰兩用改造五大建設任務。而在此背景下,預計未來兩到三年將是設備采購高峰。因此隨著該方案的發布,業內普遍看好政策東風下,醫療設備市場及試劑產品的增量市場機會。
從長遠來看,受國內鼓勵創新等醫改政策及市場資需求拉動影響,國產醫療器械進口替代加快,未來醫療器械行業將長期維持較高的景氣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醫療器械行業中高端產品主要依賴進口,雖然有2000余家獲得出口認證的企業,但大多數企業在規模、品牌方面的競爭力相對較弱,又缺乏核心技術,對外出口只能以OEM為主,缺乏自己的品牌,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總體處于不利地位。為此,國產器械企業還需要將更多集中精力投入研發、做創新,從而來進一步推動國產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