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在國民經濟、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及國防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傳感器的一大種類,車用傳感器在相關領域也扮演著關鍵角色,產業發展受到業內廣泛關注。
車用傳感器是汽車計算機系統的輸入裝置,它把汽車運行中各種工況信息,如車速、各種介質的溫度、發動機運轉工況等,轉化成電信號輸給計算機,以便發動機處于好的工作狀態。
通常來講,車用傳感器主要包括節氣門位置傳感器、水溫傳感器、機油壓力傳感器、氧傳感器等。其中,里程表傳感器主要位于車輛的差速器或者半軸上面,從而感應車輛的轉速,達到記錄里程的作用。由于車輛的半軸和車輪的角速度相同,在知道輪胎直接的情況下,車輛ECU局就可以直接計算出車輛的行駛里程。
曲軸位置傳感器,又稱轉速傳感器,是計算機控制點火系統中十分重要的傳感器,其作用是檢測上止點信號,發動機轉速信號,和曲軸轉角信號,并將其輸入計算機從而控制汽缸點火順序,作出點火時刻命令,汽車才能正常啟動。它通常要配合凸輪軸位置傳感器同時工作,統稱相位傳感器,確定基本點火時刻。
眾所周知,自動駕駛是汽車智能化發展的最終方向,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傳感器等傳感器是實現自動駕駛的硬件基礎。沒有物聯網傳感器,自動駕駛汽車就不可能實現:它們使汽車看到和感知道路上的一切,并收集安全駕駛所需的信息。
具體來看,雷達(無線電探測和測距)傳感器對自動駕駛的整體功能做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它們通過發出無線電波以檢測物體并實時測量其速度和距離。短距離(24 GHz)雷達應用可以實現盲點監測、車道保持輔助和停車輔助,而遠距離(77 GHz)雷達傳感器的作用包括制動輔助和自動距離控制。
顯然,傳感器將是解決高度自動化水平的關鍵,并且傳感器的數量和類型預計將增加。越來越多的傳感器只是冰山一角。經濟的迅速發展,車輛保有量地不斷增加,傳統新車的發行、二手車傳感器老舊更新換代是需求的一個方面,而無人駕駛、智能駕駛等高科技領域加快崛起,也將驅動汽車傳感器市場的進一步擴張。
隨著多種傳感器技術的進展,電子化、自動化、聯網化汽車受到消費者熱捧,汽車電子技術的研發創新使汽車在安全性、動力性、經濟性及舒適性等方面取得了革命性進展。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傳感器智能化的趨勢已經日益明顯,研制智能傳感器也成為諸多企業的目標。
傳感器智能化,是指傳感器除了實現傳感的基本功能之外,還具備自我校準、自我標定等功能,更重要的是能夠基于自身邏輯判斷和信息處理能力,對采集的信號進行智能處理。在實際應用中,與一般的傳感器相比,智能傳感器在測量精度、信噪比、穩定性、可靠性遠程可維護性等方面都更勝一籌,非常適合智能網聯汽車的需求。
有分析人士指出,單種傳感器特性突出,均不能形成完全信息覆蓋,多傳感器融合是未來發展必然趨勢。為更好地適應電子、家居、醫療等行業的發展需求,傳感器產品研發、制造、配置等產業鏈各環節將加快調整和優化,那些綜合實力較強的企業有望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豐厚的市場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