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從“黑河計劃”看國產環境監測儀器“覺醒”

作者: 2020年12月10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黑河流域作為我國第二大內陸河流域,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它從上游到下游,形成了以水為紐帶的“冰雪/凍土、森林、草原、河流、湖泊、綠洲、沙漠、戈壁”的多元自然景觀。此外,黑河
  黑河流域作為我國第二大內陸河流域,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它從上游到下游,形成了以水為紐帶的“冰雪/凍土、森林、草原、河流、湖泊、綠洲、沙漠、戈壁”的多元自然景觀。此外,黑河流域開發歷史悠久,自然和人文過程交織碰撞、此消彼長。這些,都使得黑河流域成為開展流域綜合研究的理想“試驗場”。
 
  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啟動了一項以我國黑河流域為典型研究區、歷時8年的“黑河計劃”。其核心科學目標之一,就是通過試驗建立我國內陸河流域生態水文科學觀測系統。
 
  國產監測設備助力“黑河計劃”
 
  自2016年至今,“黑河計劃”團隊通過原始和集成創新,共研發了5類19種生態監測和聯網設備,包括水熱參量多尺度監測設備、土壤生物化學過程二氧化碳同位素綜合觀測系統、植被關鍵參量自動監測設備、陸生脊椎動物監測設備、以及生態物聯網關鍵設備。同時,新研發監測設備還在多個典型生態脆弱區進行了適應性應用和示范。
 
  其中,植被葉面積指數儀是反映植物生長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但該監測設備長期被國外壟斷,且價格高昂,制約科研進展。植被葉面積指數儀可實現空間上密集、時間上連續的自動聯網觀測,準確捕捉植被生長狀況、隨時提供生長動態信息,完全改變了過去拿著儀器人工信息采集的工作方式。更重要的是,植被葉面積指數儀打破了國外儀器的壟斷地位。目前,專家已經與企業合作,將植被葉面積指數儀進行產業化推廣,以實現更大價值。
 
  除此之外,“土壤生物化學過程二氧化碳同位素綜合觀測系統”也是監測土壤呼吸狀況的必不可少的儀器。同位素是生態系統的指紋,土壤二氧化碳含量不到0.2%,很難監測。但通過了解其產生和輸送的特點,以及土壤與大氣界面二氧化碳的交換過程等,可以評估脆弱生態系統土壤功能特征、土壤的固碳作用等。
 
  目前,國產儀器的大多指標都可滿足觀測需求且能實現無線組網觀測,與國外儀器相比還具有價格優勢。“黑河計劃”的科研人員努力鑄就屬于國產設備的“高光時刻”。雖然還有很多關鍵技術難關尚未突破,但未來國產設備產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國產監測設備市場份額擴大
 
  據了解,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我國監測設備的市場結構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國家開始實施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實施方案之后,監測設備出現了較為明顯的進口替代。2018年大約60%的監測設備是進口設備,而2020年下半年,國外的監測設備的市場份額已經低于國內設備。
 
  國產監測設備市場份額不斷擴大有三大原因。一是信息安全因素,支持監測設備國產化。環境數據均是無線傳播的且監測設備逐步走向一體化模式,同時可監測到敏感信息,從信息安全角度考慮政府鼓勵監測設備國產化。二是本土龍頭企業具有擴張的先發優勢,比如技術儲備和資金實力。環境監測的單一監測指標市場空間有限,國內龍頭在經歷了上市融資后,資金充裕,研發投入占比高,奠定了技術優勢和資金優勢,具備擴張潛能。三是第三方運維成國內企業競爭的藍海。向第三方運維轉型,是環境監測企業的發展趨勢,也是加大行業內分化的重要環節。
 
  國產監測設備市場份額的擴大也離不開近年來國家加大科研投入,借助國家各種扶持政策,推進環境監測儀器的產業化和技術升級。同時促進監測儀器科研與生產結合,鼓勵環境監測儀器生產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采取多種方式開展技術合作,加快了環境監測技術的成果轉化。
 
  國產監測設備的不足之處
 
  目前,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已形成門類品種比較齊全,布局較為合理,具有相當技術基礎和生產規模的產業體系。從產品的科技水平分析,目前絕大部分中低端產品品種基本齊全,能夠批最生產,且質量穩定。但在高端技術方面與發達國家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近年來,我國環境監測類儀器儀產業表雖然取得一定進步,在品種和數量上基本能夠滿足實際需求,但使用時存在監測頻次低、采樣誤差大、監測數據不準確等問題。這些問題既影響環境管理的科學決策的嚴肅性,又易挫傷企業治理污染和保護環境的積極性。高質量的分析儀、專用監測儀器和自動監測系統多是國外引進的,國產儀器占的份額很小,雖說目前這種局勢正在改變,但在產品結構、研發能力等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國環境監測設備行業在不斷進步的過程中存在大大小小的問題。如企業運行體制不完善,趨同化傾向嚴重。眾多中小企業蜂擁而上,缺乏技術缺乏資金,低水平重復的較多,儀器的質量和性能均不能與國外進口儀器抗衡。應該說,我國企業的研發能力同國外企業仍有不小的差距,同時科研單位與企業之間也缺乏緊密合作的機制,科研成果不能快速實現產業化。政府對開發研制環境科學儀器的投資和風險投資也不足。
 
  要想改變不足,未來應鼓勵引進國外已有先進的成套技術的監測儀器,從而消化、吸收國外的關鍵技術,合資生產,再逐步實現國產化。適時完善環境監測儀器的發展規劃和技術政策,明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