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科瑞 鮑靜君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物聯網時代已經到來。物聯網作為可以實現對物體相關信息實時監控的智能新技術,使火災實現智能化防控成為可能。為預防和減少電氣火災事故的發生,結合工作實際,從電氣火災防控技術、單位用電安全管理、行業部門電氣安全監管等多個角度,提出了電氣火災防控對策。
關鍵詞: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火災預防
0引言
火災一直以來都是人類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威脅,關于如何做到在火災蔓延前報警的問題,近年來已進行了許多研究。傳統的火災檢測技術通常基于煙霧和溫度傳感器,這類傳感器檢測時間較長,無法在火災初期進行報警;而且這類傳感器檢測范圍較小,無法對室外大場景進行監控;此外這類傳感器無法給出火災的詳細信息,例如火災的燃燒程度、火焰大小、火災具體位置等。
1電氣設施防火要求
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設置應當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的規定。照明燈具的選用安裝。照明燈具的選型應當與使用場所的環境條件相適應。高溫照明燈具的引入線應當采用瓷管、礦棉等不燃材料作隔熱保護,且不應直接安裝在可燃裝修材料或可燃構件上。照明燈具的高溫部位應當與可燃物保持 0.5m 的安全距離,靠近可燃物時采取隔熱、散熱等防火措施,燈飾應采用不燃或難燃材料。開關、插座的選型安裝。開關、插座的額定電壓、額定電流等電氣特性參數應當滿足使用要求。開關、插座靠近可燃物時應當采取隔熱、散熱等防火措施。產生電火花的電源開關、斷路器等應當采取防止火花飛濺的措施;不應使用插接板連接多種用電設備。插座應采取可靠的接地、防潮等保護設置。配電箱、電表箱的安裝使用。配電箱的選型、設置、安裝應當與使用場所的環境條件相適應,建筑內的配電箱應當安裝在不燃或難燃裝修材料上。電表箱應當采用不燃材料制作,電表箱內配套電源開關、斷路器等應當采取防止火花飛濺的防護措施,電表箱內空氣開關出線端接線數量及連接方式應當符合標準要求。
2電氣火災防控技術
2.1電氣線路的敷設及保護措施
依據現行消防技術標準,架空電力線應當與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廠房、倉庫、堆垛、儲罐等保持必要的防火間距。電力電纜管溝宜獨立設置,電力電纜不應與輸送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液體、氣體管道以及熱力管道敷設在同一管溝內。配電線路不得穿越通風管道內腔或直接敷設在通風管道外壁上,如緊貼通風管道外壁敷設應穿金屬導管保護。配電線路敷設在有可燃物的悶頂、吊頂內時,應采取穿金屬導管、采用封閉式金屬槽盒等防火保護措施。
2.2電氣火災監控系統
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由電氣火災監控器、電氣火災探測裝置組成,適用于具有電氣火災危險的,尤其是不能中斷供電的重要場所。發生電氣故障時,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的探測器將保護線路中的剩余電流、溫度、故障電弧等電氣故障參數信息轉變為電信號,經數據處理后,探測器做出報警判斷,將報警信息傳輸到電氣火災監控器。電氣火災監控器可以驅動保護區域現場的聲光警報裝置,發出聲光警報,警示人員采取相應的處置措施,排除電氣故障,去除電氣火災隱患,防止電氣火災的發生。
2.3電氣保護及防雷防靜電措施
電氣保護措施。空氣開關、漏電保護器等電氣保護裝置的選用和更換應當符合設計要求、產品質量標準,電氣保護裝置保護功能應當完好,嚴禁使用銅絲、鐵絲等代替保險絲以及隨意增加保險絲截面積。
防雷防靜電措施。建筑場所的防雷防靜電裝置設置應當符合有關規范要求,防雷防靜電措施應當完好,接地電阻值應當符合標準要求。
3預防和去除火災隱患的整改措施
3.1電氣火災監控系統
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由電氣火災監控器、電氣火災探測裝置組成,適用于具有電氣火災危險的,尤其是不能中斷供電的重要場所。發生電氣故障時,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的探測器將保護線路中的剩余電流、溫度、故障電弧等電氣故障參數信息轉變為電信號,經數據處理后,探測器做出報警判斷,將報警信息傳輸到電氣火災監控器。電氣火災監控器可以驅動保護區域現場的聲光警報裝置,發出聲光警報,警示人員采取相應的處置措施,排除電氣故障,去除電氣火災隱患,防止電氣火災的發生。
3.2設計施工階段應采取的防范整改措施
(1)成立專項工程項目管理部,安排有經驗的技術人員與設計師對接,做好技術交底及配合,防止交底偏差及功能性區域設計缺漏問題;(2)各階段設計圖紙的定稿,都應組織各部門負責人一同參與會審把關,避免安全疏漏;(3)施工單位進場前的設計交底落實執行,讓施工人員充分了解項目的設計特點和難點,避免因圖紙解讀錯誤而造成偏差,產生隱患;(4)施工單位項目部人員配備到位,安全員和施工員持證上崗,確保行使指導和安全監督的保障職責;(5)嚴格電焊、氣割及切割的動火管理,杜絕違章行為、防范電氣火災;(6)每周組織現場安全檢查,隱患問題限時整改,重要隱患不整改不收工;(7)安裝調試工作要專人負責,調試記錄好相關運行調試結果及數據。
3.3使用操作階段應采取的防范整改措施
(1)建立健全防范電氣火災的安全組織機構。設置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明確職責分工。(2)完善電氣設備使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建立設備管理檔案;建全設備使用管理制度和規程;建立使用、維護登記表;完善監督檢查和獎罰條例。(3)定期組織電氣設備的使用操作培訓。讓每位員工都能安全正確的操作電器,防范誤操作的火災隱患。(4)做好電氣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降低設備運行故障率。(5)嚴格執行發熱設備和大功率設備安裝、移位管理申報制度,防止不經部門檢測確認就增加設備,產生超載隱患。
4安科瑞安全用電云平臺及選型
4.1安科瑞安全用電云平臺介紹
Acrelcloud-6000安全用電云管理系統能夠對剩余電流、設備溫度、故障電弧等電氣故障進行實時監控、報警、記錄,并且通過云端的遠程控制。設備與云端的通訊方向不受限制,能上傳數據、透傳指令,并時間顯示實時狀態。通過對上傳至云端的數據進行分析,為用戶提供火災隱患的相關數據,能夠及早的發現問題并實施排查,避免火災的發生。另一方面,云平臺提供超大容量的信息儲存及穩定的服務,提升了服務質量,對用戶的長遠發展具有戰略意義。此外,該系統通過集中監控,使得數據通過每個節點的4G網絡傳輸至云端集中式管理和監控,主控端布置于城市消防大隊,從而能夠對采集的信息進行統一的監控和管理。
具體功能如下:
(1)安全用電監管服務系統包含安全用電管理云平臺、電腦終端顯示系統、手機APP、漏電探測器、漏電互感器、電流互感器等。
(2)安全用電監管服務系統平臺能展示剩余電流、溫度、電流等電氣安全參數的實時監測數據及變化曲線、歷史數據與變化曲線、實時報警數據等,能實時顯示現場服務次數、排除隱患數、未排除隱患數、報警未處理數、常規巡檢及產品維護等數據,監管數據能保存十年以上。
(3)手機APP軟件同時具有IOS版本和安卓版本,能通過手機APP對每條報警記錄進行呼叫,便于緊急情況下能盡快通知用電單位。
(4)能對各個單位及設備的電氣安全運行情況進行自動統計和分析評估,并隨時展示電氣安全運行分析報告。
(5)監控探測終端產品滿足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技術標準(GB14287.2《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和GB14287.3《測溫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的要求,并通過國家消防產品質量監測檢驗中心提供的消防3C認證。
(6)漏電探測器能同時探測剩余電流、四路溫度、三相電流等參數值,并能通過無線以移動通訊網絡接入安全用電監管系統平臺。
4.2產品選型
4.2.1漏電火災監控探測器
4.2.2故障電弧探測器
安科瑞故障電弧產品型號代碼為AAFD,共有兩種電流等級,可監測回路故障電弧的發生,并及時預警,提醒用戶處理,防止電弧導致的火災的發生。
AAFD可配合AF-GSM400使用并接入安全用電平臺,該產品不可在同一臺AF-GSM400下與ARCM混接。如圖:
4.2.3限流式保護器
安科瑞限流式保護器型號代碼為ASCP200-1,有三種電流等級,可監測回路短路過載等故障信息,發生故障時預警和產生滅弧效果,防止電弧導致的火災的發生。
ASCP200-1可配合AF-GSM400使用并接入安全用電平臺,也能夠通過插入SIM卡直接上傳到平臺。
以下是ASCP200-1的主要功能:
短路保護功能。保護器實時監測用電線路電流,當線路發生短路故障時,能在150微秒內實現快速限流保護,并發出聲光報警信號。
過載保護功能。當被保護線路的電流過載且過載持續時間超過動作時間(3…60秒可設)時,保護器啟動限流保護,并發出聲光報警信號。
表內超溫保護功能。當保護器內部器件工作溫度過高時,保護器啟動超溫限流保護,并發出聲光報警信號。
過、欠壓保護功能。當保護器檢測到線路電壓過壓或欠壓時,保護器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可預先設置是否啟動限流保護。
配電線纜溫度監測功能。當被監測線纜溫度超過報警設定值時,保護器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可預先設置是否啟動限流保護。
漏電流監測功能。當被監測的線路漏電超過報警設定值時,保護器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可預先設置是否啟動限流保護。
保護器具有1路RS485接口,1路2G無線通訊,可以將數據發送到后臺監控系統,實現遠程監控。
4.2.4剩余電流互感器
4.2.5 AF-GSM400-2G/4G無線上傳模塊
AF-GSM400-2G/4G/CE模塊是一款2G/4G有線無線模塊,該無線模塊為安全用電云平臺專用模塊。
AF-GSM400接入每塊儀表所需流量為20M/月,單個模塊可以接入30塊儀表。默認上傳間隔2分鐘,如發生報警,會實時上傳數據。
4.2.6溫度傳感器
溫度傳感器為一熱敏電阻NTC,它提供0-120°的溫度監控基準,可以用來監測線纜或配電箱體的溫度,提供溫度保護。
5結束語
電氣火災具有隱蔽性強、燃燒快、撲救難、危害大等特點,而用電不慎、使用不合格電氣產品、電氣線路故障等因素是引發電氣火災的主要原因。對于相關工作人員而言,要不斷學習先進的消防遠程監控系統設計知識,提升自身的技能,從而提升火災的防控效果。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