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是朝陽產業,一直以來都備受機構和投資者的關注。業內表示,從長遠來看,我國醫藥行業仍將保持穩定的發展。其中,不少各具投資邏輯的細分領域都將在此大背景下迎來發展機遇。值得注意的是,在醫藥行業還有不少相對 “冷門”的細分領域,也將擁有不錯的發展前景。下面,筆者就為大家介紹3個市場發展潛力巨大的“冷門”細分領域。
干細胞
隨著現代醫學對個性化藥物的需求不斷上升,越來越多的人存儲干細胞用于未來治療。根據國際調研機構MRFP的分析,2019年至2025年全球干細胞存儲市場復合年增長率預計為9.8%,到2025年將超過120億美元。
在此背景下,業內普遍認為,進軍干細胞領域可以為制藥企業創造更多新的機會。據了解,當前在糖尿病領域,禮來、諾和諾德、賽諾菲等制藥巨頭企業以及初創企業就紛紛轉戰干細胞領域。除了開發干細胞新藥,制藥公司還可以利用干細胞技術識別候選藥物,從而促進新藥物的開發。例如,利用誘導多能干細胞來開發人體組織的類器官,作為疾病模型,用于研究和開發靶向藥物等。
目前,全球已經有十多款干細胞藥物獲批上市,而隨著干細胞技術的持續發展,以及適應癥的將持續增加。業內預計,其所激發的市場前景也將更加廣闊。
CXO產業鏈領域
CXO被稱為醫藥行業“賣水人”,覆蓋制藥企業從新藥發現至終端商業化生產的各個環節,包括臨床前CRO(合同研究服務)、臨床CRO、CMO/CDMO(合同生產服務/合同研發與生產服務)等。近年來,隨著創新藥產業的加速發展, CXO行業整體保持高度景氣,業績實現穩步增長。
尤其今年,醫藥外包行業表現格外亮眼。在前三季度,10家國內CXO企業收入就達256億元,同比增加28%;歸母凈利潤總額58億元,同比增加64.5%,行業整體維持高速增長。照此趨勢,業內普遍認為,在國內醫保支付結構調整、帶量采購等新醫改政策背景下,將倒逼傳統藥企轉型創新,給行業帶來發展機遇。同時隨著海外CXO產能持續向我國轉移,以及我國憑借成本優勢、制度跟進、技術發展,國內CXO行業將迎來快速發展。
核藥
所謂“核藥”,是指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用于醫學診斷和治療的一類特殊制劑。按照臨床核醫學的用途,“核藥”可分為體內核藥與體外核藥兩類。
作為一種廣泛應用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手段,“核藥”在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等疾病的治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雖然我國核藥產業起步較晚,但隨著行業滲透率不斷提高,業內認為該產業前景廣闊,看好具備優勢的相關公司。據了解,目前中國同輻和東誠藥業作為國內核藥市場的主要競爭者,合計占超過70%的市場,正呈現雙寡頭競爭格局,競爭優勢顯著。